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 30 例疗效观察

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 30 例疗效观察

ID:15143016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 30 例疗效观察_第1页
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 30 例疗效观察_第2页
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 30 例疗效观察_第3页
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 30 例疗效观察_第4页
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 30 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 30 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3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取中药化痰通络汤煎服(组成:天麻、胆南星、石菖蒲、远志、郁金、钩藤、龙骨、牡蛎、天竺黄、丹参、水蛭、僵蚕、三七粉、川牛膝、地龙、蜈蚣、全虫、法半夏、赤芍、竹沥);对照组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华佗再造丸口服。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治

2、疗脑中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关键词】脑中风;化痰通络汤;疗效脑中风为急性脑血管病,是痰瘀内阻造成脑络破裂出血或脑络痹阻所致的局限性脑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一过性昏厥或躁狂、或眩晕、或头痛、或语蹇、口舌歪斜或半身不遂者。该病多发于老年人,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男性稍多于女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急性期西医治疗一般采取降低颅内压、脱水、控制血压、对症处理等。笔者自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根据脑中风的病机特点,自拟化痰通络汤治疗脑中风3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3、结果报道如下。6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门诊就诊且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中制订的脑中风标准,共60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且为急性期过后2周左右意识清楚、病情稳定的患者,并排除既往中风病史和合并严重的心肝肾损害及内分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病、妊娠妇女等。其中伴有高血压者46例,2型糖尿病者10例;冠心病者6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5±14.2)岁,病程(20.5±8.5)d,脑梗死24例,脑

4、出血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9.6±13.8)岁,病程(21.0±7.6)d,脑梗死22例,脑出血8例。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华佗再造丸(广州奇星药业)8g,口服,每日2次。连用30d为1疗程。61.2.2治疗组采取自拟化痰通络汤煎服。组成:天麻10g(另煎),胆南星10g,石菖蒲10g,远志10g,郁金10g,钩藤

5、15g(后下),天竺黄10g,丹参20g,水蛭6g,僵蚕10g,三七粉3g(冲服),川牛膝15g,广地龙15g,川蜈蚣2条,全虫5g,法半夏12g,赤芍30g,竹沥30mL(兑入)。属痰火型者,加黄芩、黄连、竹茹;属气虚血瘀型者,加黄芪、当归;属肝肾阴虚者,加龟板、白芍;属痰热腑实者,加生大黄、火麻仁。共30剂,每天1剂,早晚煎服。1.3观察项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30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统计学方法统计资料结果采用卡方检验。2结果2.1疗效标准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

6、]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功能最高缺损评分为45分,最低为0分,轻度功能缺损为0~15分,中度为16~30分,重度为34~456分)评定疗效。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17%左右;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无变化与恶化病例归无效病例。2.2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5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基

7、本治愈9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29)。3讨论脑中风的病机为肝阳暴亢,阴虚风动,风火挟痰上犯脑窍,横窜经络。缺血性中风为风、火、痰、瘀阻滞脉络而瘀塞;出血性中风则为血溢脉外,滞留成瘀。《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宛于上,使人薄厥”。楼英《医学纲目·风证辨异》曰:“中风皆因气道不利,气血闭塞也。”《明医杂著》说:“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症,以气虚、死血、痰饮而言”6。对于中风的临床

8、分期,有学者提出急性期(发病后半个月内)、缓解期(发病后半月至1月内)、恢复期(发病后1月至6月内)、后遗症期(发病后6月以上)的不同见解,且各期均有病机特点[3]。即使是在急性期过后,痰瘀阻络仍贯穿于整个病机过程,故化痰祛瘀通络为中风急性期后重要治则。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可促进瘀血吸收并减轻病灶周围的脑组织水肿。华佗再造丸为中风后遗症临床常用中药成药,由黄芪、川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