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二线的心理调整

退居二线的心理调整

ID:1514390

大小:4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12

退居二线的心理调整_第1页
退居二线的心理调整_第2页
退居二线的心理调整_第3页
退居二线的心理调整_第4页
退居二线的心理调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退居二线的心理调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其实我现在是属于一个下属,但我原来在位的时候难免得罪一些人,而且有些得罪的人现在成了我的上司.首先得调整好心态,现在在位和不在位心理上会有些不平衡,千万不能多想.要知道,毕竞当官不能当一辈子,早晚都得走这条道.至于得罪了人呢,一般也不会当面给你难堪,最多是冷言冷语了不得了,没有这样傻的人,敢对原领导人身攻击.放心吧,现在的人忙自己的事,小孩的事都忙不过来,谁还会理老的退下来的人呢.又不和他们争权夺利,只是自己好好锻炼身体,吃好、睡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就是最大的快乐。退居二线者的“三要三不”一鸣  每当党委政府换届,总有一批领导干部退出现职,委以虚职(如调研员、巡视员

2、等非领导职务)。这批人退而不休,若要真正退休,长者3、4年,短者1、2年。退居二线期间各种政治、经济待遇不变,只是没有了权力和责任。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负领导责任却享受着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世界上哪有这等好事。在西方国家,当官者要么在位干,要么退休,或另谋职业,没有似退非退的中间环节,这大概也是我国特有的干部制度之一吧。  让一部分年龄偏大的领导干部退出现职,其本意在于腾出位子给年轻有为的干部,以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一茬接一茬,不断推向前进。同时也含有让这些领导干部在退休前有一个比较轻松的过渡期,避免从现职岗位上直接退休一时不适应。对此,绝大多数退居二线者是理解和接受的。但

3、也有不理解甚至心理失衡者。有的觉得自己年富力强还可以干几年,为什么不让干了,心生怨气;有的在位时前呼后拥,门庭若市,退下后冷冷清清,心中失落;有的在位时忙忙碌碌,退下后无所事事,心中空虚;还有的想干事情怕别人说越权越位,不干事情又怕别人说思想消极,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由此看来,如何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对于退下来的领导干部而言,还真是一个问题。近遇一位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他说的“三要三不”颇有道理,值得借鉴。  要知足不失落。身处官场,诱惑多、风险大,有多少人由于经受不住考验,失足成为阶下囚。能安全着落,安度晚年,没有被卷进腐败的漩涡,实在值得庆幸。回想幼时的玩伴、学校的

4、同窗、单位的同事,绝大多数默默无闻,有的还辛苦劳作在田间,或下岗待业在家里。他们中的不少人素质并不差,只是由于你的机遇好,才走上了领导岗位。比比他们就该知足。在位时门庭若市,退居后门庭冷落,也是正常现象。过去虽也不乏溜须拍马之徒,但绝大多数乃工作所需,如今无实际职责职能,人们来找你干啥,对此实无必要心理失衡,自寻烦恼。  要参与不干预。退居不等于退休,实职免了,虚职还在,身为党员,领着国家俸禄,参与单位的一些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当然这种参与需要把握度,比如,受党委或主要领导的委托协调处理某一问题,参与调研,将发现的问题向党委、领导班子反映,提出建议等等。若是还习惯于在位

5、时的做法,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横加干预,就有可能引起现职领导的反感,出力不讨好。  要帮忙不添乱。一般讲,退下来的老同志对单位的情况熟悉,处理实际问题经验丰富,上下左右关系深厚。昔日的同事、部属遇到什么烦心事也往往愿意向老领导倾诉。因此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多做凝聚单位人心的工作,多做维护新领导威信的工作,为现职领导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忌自以为是,随意点头表态。更不能唯我独尊,对现任领导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散布“新不如旧、今不如昔”之类不负责任的言论,给现职领导开展工作制造障碍。上个月局领导找我谈话,要我退居二线,不再担任单位书记职务,分管工会工作,昨日已

6、正式发文免职。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退居二线是个“坎”,谁都会遇到。我今年58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自己并未感到老。说实话,提前离岗虽是意料之中,但也觉得有点失落感,毕竟从25岁开始就担任一个业务部门的领导,任职单位换了六个,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业务和党务工作经验。党务工作说起来是项务虚工作,但认真做也确实很忙,特别这两年又兼搞局基建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忙忙碌碌,实在是累。我经常对同事们说,我们应该“悠着点”,淡泊名利,保重身体,但自己并没有这样做。这次组织上让我退居二线,不管是从自己的年龄方面,还是身体方面考虑都应该是对的。确实我们不能在“60岁前用健康换一

7、切,60岁后再用一切换健康”。我们中老年人的职场心态应该平和一点,该退时还是要退,“让贤”是明智的选择。退居二线以后,工作确实是轻松了,没有什么任务、负担,待遇仍享受。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进入了“半退休”状态,但我想一方面退出繁忙的一线工作,兼顾自己的生活和健康,另一方面还要找到自己新的职业定位,通过角色的转换,再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特长。  岁月何无情,聚散两匆匆,大家都会有一天要告别工作生涯。回首几十年工作的岁月,在自己的人生轨迹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确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东西......。我想还是用一句老话:“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