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 中国地理(非课改区)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 中国地理(非课改区)

ID:15157469

大小:307.2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1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  中国地理(非课改区)_第1页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  中国地理(非课改区)_第2页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  中国地理(非课改区)_第3页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  中国地理(非课改区)_第4页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  中国地理(非课改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 中国地理(非课改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10中国地理(·重庆文综·T11·4分)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5中将某个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能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图5、表1,回答1题。1.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B.长江下游C.东北平原D.黄河下游【命题立意】本题以方格网法模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判断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与黄河下游地上河特点。辨析表1中河流处的海拔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

2、键。【规范解答】选D。根据图5可知,3处为河流,结合表1,该河流处海拔比两侧要高,可推测为地上河。黄河下游为典型的地上河。选D。【类题拓展】地理模式或地理图层叠加问题这类问题首先在命题方式上较为新颖,摆脱了传统的地理地图为背景的命题方式,重点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是一种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有机结合较好的命题方式。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透析出模式和图层背后所考查的地理内容。上题就主要考查黄河地上河的特点。北京卷第3~6题,以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为背景,考查经纬网和人口等地理要素

3、的分布规律等。海南地理第151~6题,以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为背景,考查耕地分类和评价及垃圾场的选择条件等。(·上海地理·T26~29·18分)2.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中国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

4、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和。(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A河:;B河:。(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问

5、题:原因:举措:【命题立意】该题以世博会青海馆“中华水塔·三江源”这一主题材料为背景,综合考查青海省的自然地理状况、生态环境特点及对东部城市发展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及图形信息进行宏观位置把握(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具体事物空间位置的定位,是解答问题的关键。【规范解答】(1)甲山脉位于青海省北部,为祁连山,乙为昆仑山,丙为长江源头所在的唐古拉山;由图中三条河流的位置特点可判断A为黄河、B为长江、C为澜沧江。(2)青海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水塔”一方面与其地势高有关,另一方面

6、与其冰雪资源丰富,能为大江大河补给水源有关。(3)黄河流经兰州、银川、郑州、济南等四个省会城市,长江流经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四个省会城市(直辖市)。(4)联系生活实际可以知道,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水资源短缺及水质变差等,问题的形成既与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为因素有关,采取的措施则需要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方法。【参考答案】(1).乙(1分);黄河(1分);长江(1分);澜沧江(1分(2).地处我国第一阶梯地势高(1分);有冰川积雪融水(1分)、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

7、大江河主要补给来源(1分,降水和地下水任写一点即可)。(3).A河:兰州、银川、郑州、济南(2分,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两个得2分)B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2分,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两个得2分)(4).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2分)。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受污染等(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三个得3分)举措: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污染,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分,任答两点即可)【类题拓展】“热点切入,多角度层层设问,较全面深入地

8、考查地理双基”,是目前高考命题的一个特点。热点本身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我们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如何关注热点问题是值得思考和面对的。(·全国文综Ⅰ·T39·60分·地理3.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成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