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ID:15160891

大小:4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1

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摘要】  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近年来新型的治疗方法。我们从自杀基因、抑癌基因、抗血管生成基因这三方面对RB的基因治疗现状、相关进展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治疗  AbstractGenetherapyofretinoblastoma(RB)isanewtypeoftreatmentinrecentyears.Inthispaper,Wemakeareviewaboutgenetherapystatus,progressandprobl

2、emsofRBfromthreeaspectsofsuicidegenes,tumorsuppressorgenes,antiangiogenicgenes.  KEYWORDS:retinoblastoma;genetherapy  0 引言12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眼病中性质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RB的治疗大多采用患眼眼球摘除术,局部保守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光凝治疗、冷冻治疗、加热治疗等。基因治疗是多种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因为肿瘤的发生往往与人体内基因的变异或表达异常密切相关,基因

3、治疗的目的就在于从基因水平上对这些异常予以纠正。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组织,眼球因为其特殊的部位和结构,便于准确地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具有独特的优势。关于RB的基因治疗的研究已有十几年,现对近十年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予以综述。  1 自杀基因的治疗  自杀基因疗法又称药物敏感基因疗法,即利用转基因的方法将前药酶解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内,其基因表达产物能将原本无毒性的药物转化为细胞毒性物质,从而杀死细胞[1]。其中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erpes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HSVtk)基因导

4、入肿瘤细胞中表达,联合应用更昔洛韦(gancyclovir,GCV)进行自杀基因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Hurwitz等[2]采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在体外观察到HSVTK/GCV系统可以杀死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Rb)。在体内采用裸鼠的玻璃体腔内注射制造RB模型,经HSVTK/GCV系统治疗后,70%的肿瘤消失。治疗组的生存期较对照组显著的延长。自杀基因还有“旁观者效应”,有人称之为“代谢协同”、“相邻细胞杀伤作用”等。当肿瘤细胞被转导自杀基因后,不仅转导细胞被杀死,而且相邻的未转导的细胞也被杀死。Hayashi等[3]报告在

5、体外Rb肿瘤细胞实验中用细胞生存分析测试旁观者效应证明,将10%的Y79Rbtk细胞和90%的Y79Rb细胞共同培养并用GCV敏感,5d内有80%以上的未转染的Y79Rb细胞死亡,50%的Y79Rb12tk细胞死亡。由于不可能通过载体将所有的肿瘤细胞都转入HSVtk基因,而“旁观者效应”明显扩大了自杀基因的杀伤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对肿瘤细胞转染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旁观者效应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旁观者效应是由于转基因细胞产生的杀伤性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缝隙连接传递到邻近细胞

6、,引起细胞死亡,这需要转基因与邻近细胞的直接接触[4]。还有学者认为凋亡的HSVtk(+)细胞释放凋亡小体,引起HSVtk()细胞凋亡[5]。李涛等[6]观察到HSVtk/GCV系统对Rb细胞的杀伤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当只有10%的HXORb44/tk细胞存在时,前体药物即可对混合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作用。进一步对其机制进行研究发现,GCV作用下的HXORb44/tk上清对HXORb44细胞不具有杀伤作用,表明GCV的代谢产物不能弥散进入培养基,旁观者效应的发生需要细胞间的相互接触,从而说明GCV代谢产物通过细胞

7、间缝隙连接进行转运可能是此旁观者效应的主要机制。Rb自杀基因治疗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果,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研究的时间太短,还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要真正走向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研究绝大部分仍是基础方面的,还有相当多的问题尚待解决与完善:12(1)有待开发新一代的自杀基因系统,进一步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功效。(2)由于旁观者效应对自杀基因疗法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意义,应进一步以各种措施加强其效应。(3)进一步研究自杀基因疗法与其它治疗手段的联合,采用多系统综合疗法治疗RB,如基因与细胞因子的联合疗法,可一方面抑肿瘤生长,另

8、一方面又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增加抗肿瘤作用,因此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 导入抑癌基因的治疗  Rb基因是与RB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基因,其定位于人13号染色体的长臂1区4带(13q14)上。Rb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