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ID:15162749

大小:59.38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8-01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_第1页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_第2页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_第3页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_第4页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2007年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辨证论治答题卡试题号总平均分阅卷专家(签名)评分阅卷专家(签名)评分阅卷专家(签名)评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病史)体格检查:(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内容。未明确提供的,按“无异常”记录)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一般情况: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皮肤、黏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项: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二阴、脊柱四肢: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中医辩病辨证依据

2、(含病因病机分析):中医病证鉴别:(仅限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考生作答)西医诊断依据:诊断:中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西医诊断:中医治法: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答题卡填写中的几个问题主诉:按照主要症状及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主要伴随症状等内容简明扼要(一般在20个字符之内)的书写,与现病史符合,并与主要诊断吻合。现病史:围绕主诉系统记录患者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治疗经过。记录的内容要求准确具体,避免流水账式的记录。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也应列入。现病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发病因素;起病时间,时间要明确;主要及伴随症状(部位、性质、程度);病情变化情

3、况;诊治经过;现在症状;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表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同时存在。应分段记录。还要注意:以上几方面的叙述要有机结合,体现相互关联。所述内容应符合该病的发病规律和演变过程。注意中医术语的运用。文理要通顺。不要把望诊切诊的内容(舌脉象)写到现病史中。其他简史:包括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等。只需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中医检查,一般情况: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西医检查,根据格式填写,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内容。未明确提供的,按“无异常”记录实验室检查西医诊断依据:至少应包括症状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项内容。西医诊断:根据

4、规范的病名作出诊断,规范的病名可参考教科书,不要写不规范的缩写病名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根据四诊材料的分析,分析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作出中医证候名称的归纳。病因,病机要点(病机概要)。主要症状、主要体征、主要病机、中医证型的诊断中医病证鉴别:(仅限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考生作答)治疗:中医治疗;治法、方剂: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注意事项严格掌握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抽取试题时,应注意区分考生的级别和类别。所有考生随机抽取等量试题,体现考试公平。考生将答案写在统一提供的答题卡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按答题卡内容填写不能缺项。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内容,未明确提供的,按无异常”记录。如既往史、个

5、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及体格检查栏目等。书面辨证论治完成后,考生不要签署姓名。重点内容中医医师答题卡后几项是测试之重,必须熟练掌握:1、西医诊断依据2、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4、诊断5、中医治法6、方剂名称7、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第一站试题卡样题样题一:(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张某,女,48岁,已婚。2005年2月10日初诊。患者以往月经尚正常,经量中等,无痛经,近半年来,月经周期紊乱,有时2~3个月一行,有时10~20天一行,有时量多如崩,有时淋漓量少,持续半月余不净,经色淡暗,质清稀,伴腰脊酸软。曾经B超检查提示子宫附件无明显异常,1年前诊断性刮宫病理提示:子宫内膜

6、简单型增生过长。查体:T:36.60C,P:88次/分,R:21次/分,BP:115/80mmHg。舌淡暗,苔白润,脉沉细。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经间期出血相鉴别。考试时间:60分钟。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淋漓不尽为主证,诊断为崩漏。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经色淡暗,质清稀,伴腰脊酸软,舌淡暗,苔白润,脉沉细,辨证为肾气虚证。经断前后,肾气虚衰,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中医病证鉴别:与经间期出血相鉴别:崩漏与经间期出血都是非时而下,但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颇有规律,且出血

7、时间仅2~3天,不超过7天左右自然停止。而崩漏是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出血不能自止。西医诊断依据:1、女性患者,48岁,月经紊乱半年,量时多时少,经期延长。2、B超提示:子宫附件无明显异常。3、诊断性刮宫病理提示: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崩漏中医证候诊断:肾气虚证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方剂: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熟地12g肉苁蓉12g覆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