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42例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

介入治疗42例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

ID:15184688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介入治疗42例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_第1页
介入治疗42例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_第2页
介入治疗42例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_第3页
介入治疗42例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_第4页
介入治疗42例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入治疗42例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介入治疗42例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关键词】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在我国仍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2]。Vedantham等提出,应将子宫动脉栓塞作为产后大出血的一线治疗方法[3]。我院自2005年至今采用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42例均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更是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为介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还能预防和减轻可能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现将42例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如下。  1术前护理  1.

2、1出血量的观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大,来势凶猛,及时准确观察出血量,为介入治疗争取时间,是治疗质量和治疗预后的重要保证。我院一直采用称重法准确测量出血量:如产后出血已达1000ml经积极的保守治疗仍有出血倾向者;晚期产后出血1次达500ml,经积极的保守治疗仍有出血倾向者;另外各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的产后出血。  1.2心理护理6产后出血病人多为20~30岁妇女,传统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方法是采取子宫切除或髂内动脉结扎术。手术切除意味着生育功能永久丧失,给产妇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而介入治疗是一项新技术,大部分患者对手术过程不太了解,往

3、往存在疑虑、困惑、期望过高等心理反应。术前护士应稳定患者情绪,告之简单的手术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使其对手术有所了解,消除顾虑,积极主动配合,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3术前准备护士应该熟练掌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方面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做好手术准备,为手术争取宝贵时间;另一方面在做准备的同时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因病情发展而出现的手术禁忌证,从而及时向医生反应患者的情况为其他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护理人员在配合急救的同时,做好手术前的准备。给予患者保暖、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留置导尿管遵医嘱抽血、配血及完善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

4、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等),备皮、做过敏试验等。休克患者常规采取双静脉通路输液、输血。  2术后护理  2.1基础护理由于被动体位时受压部位易缺血、缺氧,有发生压疮的潜在危险,因此,应定时给予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6,防止压疮的发生。患者因失血过多,制动体位卧床,食欲往往下降,应做好口腔护理,促进口腔舒适,指导产妇多进营养丰富的汤水,少食多餐,待胃肠功能恢复后,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促进身体康复。  2.2乳房护理产妇因大量用药,体质虚弱暂不能哺乳时,做好好解释工作,保持乳房清洁,定时用吸奶器吸

5、出乳汁,保持泌乳,防止奶胀及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如因病情而不宜哺乳,应做好回奶处理,将芒硝120g磨碎成粉状,装入布袋,敷于双侧乳房外,待硬结后更换之[5]。  2.3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定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及排出物的量、性质、颜色及气味,准确估计出血量,认真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防止再次产后出血;术后要注意有无血尿、血便及会阴部周围皮肤红肿、溃疡等情况出现,及早发现因栓塞导致的盆腔脏器缺血性病变、坏死等并发症,以便做出相应处理。介入术后的患者虽极少有再出血的可能,但护士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术后2~3周是子宫动脉内明胶海绵溶解、吸收及血管疏通

6、的时间,此时也应警惕再出血的发生。  2.4穿刺部位血肿和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介入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部位的血肿和血栓形成。因此,术后用正确手法充分有效地压迫止血需做到压迫位置准确,压迫时间恰当、压迫力度要以6不影响下肢动脉搏动为宜,若常规压迫仍不能止血者应注意患者凝血机制是否正常、肝素用量是否过大,并采取相应措施。术后穿刺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用1kg沙袋压迫6h,以防止穿刺点出血。患者回病房后穿刺肢体制动6~8h,并卧床24h。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了解栓塞术后下肢的血液

7、循环情况。  2.5疼痛护理多为下腹部和臀部,少数放射至外阴及大腿上1/3[6],是栓塞术后常见并发症。因子宫动脉栓塞后,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加之栓塞剂注入和子宫收缩引起,疼痛一般3天~1周可自行缓解。疼痛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为术中栓塞后即刻疼痛,程度较剧烈;第2阶段在术后24~48h发生,程度中等,可耐受。护士首先应向患者讲明疼痛的原因及疼痛持续的时间,消除其恐惧心理。同时可根据疼痛出现时间、严重程度的不同,遵医嘱给予不同程度的镇痛药或局部热敷、按摩等对症处理。  2.6发热护理发热亦为常见并发症,多表现为先有中度发热,后持续低热3~7天

8、,与局部组织缺血变性、坏死物吸收有关。因此,术后遵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补充足够的液体量,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其伴随症状,给予对症处理。  3出院指导6  出院时护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