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情志问题探析

伤寒论中的情志问题探析

ID:15184811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伤寒论中的情志问题探析_第1页
伤寒论中的情志问题探析_第2页
伤寒论中的情志问题探析_第3页
伤寒论中的情志问题探析_第4页
伤寒论中的情志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论中的情志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伤寒论中的情志问题探析【摘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其中虽然没有对情志问题进行专门的分类和探讨,但在病因、辨病和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蕴涵着丰富的有关情志学说的内容,探析其中理法方药的规律,有助于了解当时中医对情志异常的防治思想,对当代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和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示。【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情志病;医学心理学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伤寒原著中没有对情志病的专门探讨,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志异常内容。在《伤寒论》

2、398条原文中,以情志为病因或主症之一的有关条文计40条,涉及情志的条文计88条。在113个方中,以情志为主因或主症之一的有22方,涉及的有34方[1]。研究《伤寒论》在病因、辨病和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蕴涵着的情志学说内容,探析其中理法方药的规律,有助于了解当时中医情志异常的防治思想,对当代心身疾病的临床诊疗和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示。  1对情志异常的病因的分析8  对于情志异常的病因,我国古代曾有相当长的时期都认为是鬼神作祟,用巫术或移精变气的祝由等方法治疗。基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张仲景对情志异常的病因大多

3、未明确说明。只对奔豚气的病因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明确的说明,《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少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中所云“烧针”和“发汗”之后,寒邪从针孔而入所导致的;《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首条提出的奔豚气的病因:“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又说:“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说明人受到惊吓和恐怖以后会出现奔豚病。《诸病源候论》也认为奔豚病“起

4、于惊恐忧思所生”,这里的惊恐应该理解为多种精神方面的刺激。可见奔豚气的病因和惊恐有密切关系。此二者病因虽不同,但引起的症状是相同的:“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豚者,小猪也。以奔豚为证候名,是以小猪的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由下向上奔走,如豚之奔,发作憋闷欲死,痛苦异常,时发时止的证候。但是,此二者引起奔豚的病机和病位却又是不相同的,火邪所导致的奔豚是因为伤寒误汗伤阳,心阳虚则下焦肾中阴寒之气或者肾中之留饮乘虚循冲脉上逆凌心,引发奔豚。惊恐所导致的奔豚是因为精神刺激,使肝失疏泄,肝郁化火,循

5、冲脉上逆,引发奔豚。  虽然仲景描述某些情志异常的症状用神灵、鬼神之类如《伤寒论》145条“8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人血室,如鬼神所作”,但我们从其遣方用药特点可测知其病因,如谵语如狂多属血行不畅,扰及心神,血蓄下焦者,仲景提出用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破血逐疲;热入血室者,仲景用刺期门或小柴胡汤治疗;虚烦不眠属肝血不足,药用酸枣仁为君药,以养血安神;奔豚气属肝气冲逆,药用李根白皮以降逆下气;梅核气属气滞痰凝,药用半夏、厚朴以化痰理气。由此可见仲景将情志异常的病因主要归为两

6、类:脏腑虚衰,心神失养;七情过激,气机紊乱[2]。  2在辨证要点上论及情志因素  仲景在确立六经辨证体系时,十分重视情志因素,在六经辨证的一些要目中有的是以情志异常作为主要的辨证依据。如《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因阴阳俱衰,以肾阳虚衰为主,气血两虚,心肾不交,而表现为阴精阳气大虚,精神失养的意识朦胧、昏昏欲睡状态,这是诊断少阴病证的重要指标之一。《伤寒杂病论》诸多病证中常出现不得眠、癫狂、惊悸、神昏、谵语等情志症状,有些甚至是病因或主症之一。如:《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未

7、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其血必自下,下者即愈。”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第112条:“伤寒脉浮,而医以火迫劫之,亡阳惊狂,卧起不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第96条:“8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热,或咳,小柴胡汤主之”等均以情志症状作为疾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3情志异常的辨治方法  3.1疏肝解郁、和解枢机法《伤寒论》第96条曰:“伤

8、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小柴胡汤主之。”平素心胸狭窄,则气机郁滞、肝气不舒,影响脾胃而气血虚弱,感受外邪,乘势而入,深入少阳。肝胆相连,脾胃相关。肝木乘脾,则腹中疼痛、不欲饮食;木失条达,则精神抑郁、神情嘿嘿;肝气化火、热郁少阳,则口苦咽干、目眩;气机为情志郁结,肝胆经脉不利,故胸胁苦满,或胁下痞鞭;郁热上逼心神,则烦。治疗以和解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