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措施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措施

ID:15185936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措施_第1页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措施_第2页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措施_第3页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措施_第4页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措施作者:朴承权 刘彦华 宋英兰【关键词】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患者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一般情况下患者未做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液性传染病的筛查。职业感染传染病的病毒和细菌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的病菌HBV、HIV、HCV-。而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一些有害气体、液体,因此我们应善于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1生物因素防护    1.1直接感染口腔医护人员在双手操作过程中频繁使用锐利的器械、注射器,口腔器械H

2、BsAg污染严重为37.5%,80%以上的临床医护人员都有被针刺伤的经历,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乙肝病毒(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6HBV,因此口腔科医护人员平时工作中应着装整齐,穿圆领或立领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双手操作时需戴口罩,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熟练掌握口腔科各种器械的使用技巧,运用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禁止医护人员用手去拔注射器针头及运输未盖帽的针头,禁止用双手重新盖上针头帽,注射器使用后立即毁损放人锐器收集箱。口腔治疗操作完毕后迅速卸下车针,并且要从车针根部将其卸下,以免在操作中划伤手。清洗、整理、器械时应围好防水围裙、防水护袖,戴上口罩、双层手套。

3、分拣器械时,锐利一头放在一起,尤其是小锐利器械如:车针、扩大锉等用镊子分拣,按照“双消毒法”工作流程分类清洗灭菌。如工作中不慎被锐利器械刺伤应立即向离心方向挤压伤口,使血液流出、皂液清洗伤口,流水冲5min,0.5%碘伏擦洗伤口10min,消毒敷料覆盖伤口,最后上报主管部门,根据情况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疫苗。  1.2间接感染口腔治疗中患者的唾液、血液、致病菌在涡轮机或超声洁牙机等器械高速旋转下,引起微小飞沫和气溶胶以感染性气雾形式悬浮于空气中,污染室内空气和周围环境,因此建议患者治疗前用1%过氧化氢或0.25%氯已定消毒液15~20ml含漱1min后再行治疗,降低污染量。有条件医院采用单间小诊室

4、便于消毒隔离,降低交叉感染率。诊室内开窗通风1~2h/d,紫外线灯消毒1~2次/d,每次不少于1h,1.5W/m,室内综合治疗台、椅、操作台每日用0.2%84消毒液擦抹不少于2次,每日用1∶50奥扑消毒液拖地2次,如被污染随时清理、消毒。一项细菌调查中显示医院公用电话污染率为89.2%,其中听筒为32.1%,话筒为57.1%,所以接电话时应该注意面部不要紧贴话筒,保持一定距离,每日消毒2次,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治疗操作中禁止接电话。有报道医务人员所用的笔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调查显示30支笔,l7支细菌数为>106cfu/cm2,9支带有葡萄球菌,6支带有真菌,2支带有埃希菌-6J。因此应定

5、期消毒医务人员所用的笔,减少交叉感染率。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检查治疗操作完毕后,脱掉手套,遵循六步洗手法,洗完手后,书写病历。洗手是防止医院内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后及处理患者用物后均应用肥皂水洗手,用流动清水冲洗,肥皂洗手自然菌清除率达99.5%。    2物理因素防护    2.1噪音口腔科门诊患者候诊时间长,复诊患者多、环境嘈杂,诊室内集中牙钻、高速涡轮机、超声洁牙机等高速运转时发出噪音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另外个别医护人员不规范行为如大声讲话、砰然关门、怪异电话铃声等都是噪音的来源。人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可引起心理紧张,从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改变,还可出现烦躁

6、、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易出错。医护人员应具有亲和力,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尤其是小患者做好心理护理避免哭闹,做好分诊工作,使患者依序就诊,保持安静。加强医务人员自身修养,做到操作轻、走路轻、关门轻、讲话轻等。做好仪器日常养护,调节到最佳工作性能,最大限度降低工作噪音,必要时安装隔音设施。  2.2辐射辐射分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来源于口腔科放射性检查和治疗,电离辐射可致肿瘤血液病,不良妊娠等。6口腔科放射室单独设置,安全防护符合防护部门检测标准。非电离辐射主要来源于光固化仪,其最大危害对视网膜造成不可逆损伤,操作时避免光源照射眼睛。  2.3热力伤进行压力蒸气灭

7、菌或热力灭菌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烫伤,灼伤甚至爆炸事故。消毒医护人员应培训上岗规范操作,每日灭菌前检查仪表是否正常,管道是否通畅,运行操作过程中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灭菌结束后打开柜门时,工作人员不要面对着柜门,防止热气冲击,戴上防护手套或使用操作工具,取放无菌物品,避免烫伤。  3化学性防护    3.1汞中毒银汞合金调制和充填过程中产生的汞蒸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汞吸收,可致慢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