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措施的探讨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措施的探讨

ID:24890527

大小:67.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措施的探讨_第1页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措施的探讨_第2页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措施的探讨_第3页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措施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措施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措施的探讨林惠华(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福建泉州362000)【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041-02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自身防护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和医药用品的广泛应用及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病患者的优质服务。但在执行医疗护理服务时,也存在着很多职业危险因素。口腔科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以及化学材料;在操作设备的噪声,粉尘环境中工作,并易受到针刺和锐器的机械性损伤。因此,口腔科医务人员工作具有

2、较高的职业危险。1.职业损伤类型1.1牛.物性损伤类型1.1.1HBV感染:据统计,我国约有10%-20%的人为HBsAg携带者。乙肝病毒是一种血液传播性疾病,通过针刺伤或者锐器伤,是感染HBV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乙肝病毒的致病性较强,被针刺伤时一般只需要0.004uld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口腔科医务人员长期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和被患者污染的医疗器械非常普遍,U腔器械被HBsAg污染率高达37.5%。U腔义务人员因接触HBV患者发生自身感染的机会较其他人群增加3到5倍。1.1.2HIV感染:艾滋病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现己从HIV阳性

3、者的血液、唾液、眼泪、精液等中分离岀HIV病毒。口腔科医牛.因职业接触HIV携带者血液而感染者己有报道。曾经有人调查口腔医务人员发现针刺伤或锐器损伤率高达94%。那么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除接触患者的唾液外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因此被感染的机会大增。被HIV感染的几率不能以被针刺伤发牛.感染的几率来衡量,而最好以累计危机来计算医务人员感染HIV的危险。1.2物理损伤1.2.1针刺伤:口腔医务人员经常与麻醉空针、扩挫针、拔髓针、车针、探针等锐利器物接触,因此容易发生针刺伤或锐器物损伤。据调查研究发现,针刺伤中口腔科的护士为55%、医生为26%、其他工作人员为12%。1.2.2眼睛

4、的损伤: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因为使用高速涡轮机或者超声波洁牙机过程中会飞溅出固体小颗粒如牙结石、污染的牙体组织、牙科材料等,并伴有含细菌或病毒的气溶胶飞溅入眼暗;引起眼睛损伤的另一个危险因素就是长吋间的高度专注操作,造成用眼过度和牙科治疗时强烈灯光可刺激眼晴,引起眼晴的疲劳不适、流泪、眼痛等症状。因此注意眼晴的保护十分重要。1.3化学损伤1.3.1汞:汞对口腔医务人员来说是重要的危险性化学物质之一。汞是一种液态金属,常温下易蒸发,主要从呼吸道或皮肤直接进入人体,可分布于体内各个部位。进入机体的汞易与红细胞结合,易集中在肝脏,病逐渐转移到肾脏,后者是汞的主要蓄积和排泄器官,也是汞慢性

5、毒副作用的主要靶器官。U腔科常用的银汞合金中通常含有50%的汞。文献报道:使用银汞合金胶囊或手工混匀汞合金,充填或去除多余汞合金的操作过程中的汞蒸气浓度远远超过空气中汞蒸气的允许含量。1.3.2口腔修复材料:接触修复材料的医务人员其手部的皮肤病发病率非常高,常见的症状有皮肤红肿,过敏或脱皮;冇些修复材料如牙脱水等产生的蒸汽对眼晴、呼吸道年末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偶尔也可引起身体不适,如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或者是过敏性哮喘。1.3.3消毒剂:工作中经常接触各种消毒剂,轻则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则中毒或致癌。常用的消毒剂有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是常用

6、的挥发性消毒剂。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会导致支气管水肿。长期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炎甚至呼吸系统的损害,还刺激眼晴,导致眼流泪、视物不清,甚至引起接触性皮炎等。1.3.4空气污染:超声波洁牙机、高速涡轮机、高速手机等运转吋产生大量的带冇细菌和病毒的气溶胶;修复过程中,修复体的打磨、调颌吋机械抛光等所产生的碎屑或固有颗粒悬浮在空气中,是引起U腔诊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些粉尘极易被吸入呼吸道,长期刺激呼吸道可损害呼吸功能,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2.防护措施2.1医院管理者应加大职业防护管理力度,不断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与教育,讲授职业防护的方法及重要性。医院应定期组织医

7、院感染的学术讲座,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增加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和防止职业性损伤的发生。2.2做好个人防护:在进行口腔诊疗的各项操作中,要戴好口罩、帽子、手套、护B镜或者面罩,因为超声波洁牙机、高速涡轮机和高速手机等运转吋产生大量的带有细菌和病毒的气溶胶,易使医护人员产生感染,因此应规范化做好防护措施。2.3手的消毒:手是微生物传播的媒介,手的清洁是控制疾病传播的关键环节。在U腔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可避免接触病人的唾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