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例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

220例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

ID:15186104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220例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_第1页
220例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_第2页
220例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_第3页
220例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_第4页
220例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20例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20例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作者:施永仿,杨玉贵,闫华,施永美【关键词】药物性[关键词]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  ClinicalAnalysisofMedicalkidneyInjure  Keywords:Medicine;Kidneyinjure;Clinicalanalysis  为了解药物性肾损害情况,特对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的药物性肾损害病例2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20例中男150例、女70例。年龄14岁~82岁,平均(51.3±16.6)岁。220例

2、中年龄大于60岁共82例,占37.3%。其中住院208例、门诊12例。  1.2临床表现7所有病人均因原发病需要而使用或误用肾毒性药物。其中110例因各种感染使用过抗生素132例;8例用过抗结核药;42例因脑部疾患用过甘露醇和甘油果糖;22例因痛风用痛风利仙、别嘌呤醇、丙磺舒及消炎镇痛药;6例类风湿性炎和2例颈椎病用过消炎镇痛药和中药;6例肥胖者和6例脂肪肝用减肥药;4例因青光眼用乙酰唑胺;4例皮肤病用蛇粉、蛇胆;另有抗癌药、泛影葡胺各4例;其他还有误服秘方、毒药、依那普利等共14例。其中服用2种以上肾毒性药物者共98例,并有少数用3

3、种以上。所有病人用药前化验肾功能、尿常规正常,用药后1d~21d出现血尿、蛋白尿甚至少尿、急性肾衰(ARF)等症状,部分病人伴有皮疹和剧烈腰痛。220例中28例曾行肾穿活检为急性间质性肾炎。根据《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中“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1]和《实用内科学》中“急性肾功能衰竭”[2]的诊断标准,其中126例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94例为无肾衰的血尿、蛋白尿,发病时间ARF组1d~8d,平均(4.6±2.1)d,血尿、蛋白尿组2d~21d,平均(9.4±6.4)d,ARF126例中少尿型44例,非少尿型82例。血肌酐20

4、5μmol/L~1141μmol/L,平均(472±221)μmol/L。  1.3治疗方法所有病人一经确诊立即停用肾损药。其中130例病人给予谷胱甘肽注射剂(意大利Foscama生化制药公司生产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泰特,TAD,进口许可证号:X930114)200mg,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用2周~4周[3]。另90例按传统治疗作对照。130例中ARF64例,90例中ARF762例。前者有12例,后者有10例因病重曾给予透析治疗。  1.4疗效判定以4周为观察终点。显效:ARF病人肾功能恢复正常,尿量正常,无明显临床表现,无并发

5、症;无肾衰病人血尿、蛋白尿检查正常。有效:ARF血肌酐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尿量正常,临床症状好转,无并发症;无肾衰的血尿、蛋白尿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或病情加重。  1.5统计方法数据以(±s)表示,计量单位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比较经4周观察,谷胱甘肽治疗组于治疗后1周、2周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d、4周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血肌酐恢复正常所需天数治疗组64例平均(12±4.9)d,对照组62例平均(21

6、±6.2)d,(t=4.20,P<0.01)。两组血透病人所需次数治疗组(2.5±2.3)次,对照组(5.1±2.7)次(t=2.28,P<0.05)。  2.2两组疗效的比较7用谷胱甘肽治疗的ARF组总有效58例(90.6%),对照组40例(64.5%);无ARF的血尿、蛋白尿总有效56例(84.8%),对照组16例(57.2%);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见表2。  表1两组血肌酐值比较(略)  表2两组疗效的比较(略)  注:*两组治疗后经χ2检验:χ2=9.8,P<0.01。  2.3

7、预后220例中存活208例,死亡12例,死亡率5.45%。  3讨论  从本资料可见发病特点有:以男性为多,男女之比为2.1∶1;各年龄均可发病,但老年者偏多;发病时间ARF较无ARF的为短;ARF病例中非少尿型占多数,与少尿型之比为2∶71;因原发病感染用抗生素居首位,占50%,其次脑部疾病等用甘露醇占20%,再次因解热镇痛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共42例;某些少见的化学品及中药、秘方等发生了肾损害。虽然原发病与肾损害无直接关系,但也可见因感染、脑部疾病、痛风、发热等用药可能容易导致肾损害发生。本文中还有10例病人系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有

8、98例(47.2%)系用2种以上肾毒性药物。其次观察到因感染、脑血管意外应用抗生素,退热药和甘露醇的发病人数有144人(65.5%),由于体液丧失、肾动脉硬化、使用脱水剂均可出现肾前性肾血流量不足的情况。由此可见联合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