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

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

ID:15187914

大小:39.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1

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_第4页
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机制与疗效。方法选择伤后12h内入院的PADBS患者51例(治疗组)接受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同期入院常温下未用纳洛酮治疗的同类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浆β内啡肽(βEP)均值、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均于伤后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2、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血浆βEP均值、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明显下降(P<0.01),低CPP明显上升(P<0.01);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并发症。将恢复良好、中残、重残合称为治疗有效,将植物生存、死亡合称为治疗无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觉醒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PADBS患者早期应用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

3、效,缩短昏迷时间,无严重并发症。【关键词】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亚低温;纳洛酮;β内啡肽;预后  Keywords:post12traumaticacutediffusebrainswelling;mildhypothermia;naloxone;betaendorphin;prognosis颅脑损伤是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创伤,居第二位,其伤残率和死亡率却是全身各部位的首位。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acutediffusebrainswel

4、ling,PADBS)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难点,有报道其死亡率达到65.0%~87.2%[1~2]。上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外将亚低温治疗应用于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已取得了较为肯定的结果[3],上世纪末以来,国内也有较多临床研究证实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有显著疗效。临床上应用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屡见报道[4~5]。但目前国内对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PADBS的疗效鲜有报道。我院于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51例PADBS患者早期应用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

5、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2例病例均为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伤后12h以内入院的PADBS病人(GCS≤8分),且无其他重要脏器合并伤或功能衰竭,无低血压(收缩压≤1212kPa)者。其中男69例,女33例,年龄17~66岁,平均37.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79例,坠跌伤16例,打击伤7例。头颅CT表现:本组均在伤后12h内行CT检查,其中:(1)两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脑室受压变小,基底池也变小或消失,中线无偏移者25例;(2)两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伴脑内小血肿或脑挫裂伤,中线无

6、明显偏移者20例;(3)半球性脑肿胀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者41例;(4)半球性脑肿胀合并脑挫裂伤或胼胝体出血者16例。行开颅减压手术59例。入院后或需手术者术后随机分成治疗组(亚低温联合纳洛酮组)51例和对照组(常温下未用纳洛酮组)51例,两组间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病种、GCS评分、手术情况等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入院确诊后,立即或需手术者术后即采用半导体水循环式降温毯降温,实施亚低温治疗时间为伤后2~16h,平均8.2h。患者均行气管切开和呼吸

7、机辅助呼吸,同时给予冬眠肌松合剂持续静滴。冬眠肌松合剂成分:生理盐水500ml+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阿曲库铵200~400mg。冬眠肌松合剂用量和速度依据患者体温(T)、心率(HR)、血压(BP)、肌张力等调节,在4~6h内将肛温降至33~34.5℃(平均34.0℃),时程1~7d(平均68.7h±32.9h)。当颅内压(ICP)降至基本正常后24h,停止亚低温治疗。我们以平均每4~6h升高体温1℃为标准,并逐渐减少冬眠肌松合剂滴速,在12h以上将体温恢复至36℃左右。同时,患者入院后立即缓慢

8、静脉推注纳洛酮注射液0.8mg(商品名为苏诺注射液,0.4mg/支,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以后或术后以0.4mg/(kg·d)加入生理盐水40ml中以静脉推注泵持续推注,第4天起改为0.1mg/(kg·12d)加入生理盐水40ml中以静脉推注泵持续推注,至第11天停药。对照组:除未使用纳洛酮外,也采用降温毯等方法将病人肛温控制在36.5~37.5℃。两组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如脱水、抗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