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ID:15188696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_第1页
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_第2页
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_第3页
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_第4页
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卵巢肿瘤病例的CT表现。32例均于术前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及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价16排螺旋CT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限度。结果CT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病理证实良性肿瘤18例,CT诊断17例,诊断符合率为94.44%;病理证实恶性肿瘤14例,CT诊断10例,诊断符合率为71.44%。结论16排螺旋CT检查获得病变图像的信息量大,诊断正确性高,对卵巢肿瘤分型、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判断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关键

2、词】卵巢肿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诊断 卵巢肿瘤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特别是恶性卵巢肿瘤占妇科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目前以B超为最常规检查方法,但B超对病灶的定性往往缺乏特异性,因而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灶的性质及范围。16排螺旋CT扫描分辨率高,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血管容积重建(3D-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信息。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卵巢肿瘤病例的CT检查诊断资料,探讨CT诊断卵巢肿瘤的价值。9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06年12月~200

3、8年12月间术前经16排螺旋CT检查并手术后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卵巢肿瘤32例,年龄21~62岁,平均41.6岁。临床症状各异:其中月经周期紊乱11例,阴道不规则流血3例,闭经2例,下腹痛或下腹坠胀12例,临床妇科检查扪及肿块22例。  1.2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采用美国GE公司Br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扫描前2~4h口服1.5%泛影葡胺1000ml充盈肠道,已婚病人检查前阴道填塞纱布条,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上缘至髂嵴上缘或至肿块上缘,电压120kV,电流180~240mA,旋转时间0.8s,扫描层厚10mm,层距1

4、0mm,螺距0.735∶1,所有病例均先行平扫后再行双期增强扫描,造影剂为碘普罗胺300mgI/ml,肘前静脉团注,速度3.0ml/s,剂量80~100ml或每公斤体重1ml。扫描结束后将所获得的重建数据传至AW4.3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3D-VR。  1.3阅片评定获得的CT原始图像及后处理(MPR及3D-VR成像)由3位高年资CT诊断医师共同分析。观察内容:①肿瘤囊实性;②肿瘤壁及分隔情况;③肿瘤强化情况;④肿瘤的位置,与邻近结构的关系;⑤肿瘤的血供情况[1]。最后做出CT诊断。9  2结果  2.1病理证实良性肿瘤18例,C

5、T术前正确诊断17例,CT诊断符合率为94.44%。  2.1.1卵巢畸胎瘤7例,CT表现为盆腔类圆形肿块,最小直径3cm,最大直径12cm,密度不均,含有软组织、脂肪、水样密度,其中4例伴有长骨状或牙齿状骨样密度影或钙化影,5例肿瘤内有脂肪密度影,囊壁光整,厚薄不均匀,2例肿瘤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实质未见明显强化。本组病例均具有典型特征性改变(见图1、图2),CT诊断符合率为100%。  图1良性畸胎瘤CT平扫示盆腔肿物,密度不均,内含脂肪、水样密度及骨样密度影。(略)  图2同一病例,增强扫描肿物边缘清晰光整,囊壁

6、轻度强化,实质未见明显强化。(略)  2.1.29卵巢囊腺瘤9例,其中6例黏液囊腺瘤,3例浆液囊腺瘤。CT表现为盆腔囊性多房性肿块,7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肿块最小直径2.5cm,最大直径24cm,壁薄、光滑,厚度均匀<3.0mm,未见结节影,囊内为均匀水样密度,房隔线完整,肿瘤与周围分界清,增强扫描囊壁以及房隔线均匀强化,本组病例均具有典型特征性改变,CT诊断符合率为100%。  2.1.3卵巢膜细胞瘤1例,CT表现为均质软组织密度肿物,大小约4.5cm×5.8cm,增强扫描见肿物不均匀强化,无包膜,边缘清楚,肿瘤供血动脉增粗,术前

7、CT误诊为恶性肿瘤。因本例肿瘤良恶性特征不典型,CT定性困难,确诊有赖于术后病理。  2.1.4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1例,为双侧多发卵巢囊性病变,肿瘤类圆形,大小不一,最大直径约2.5cm,为均匀水样或略高于水样密度,CT值8~17Hu,囊壁未见结节,边缘整齐,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囊内未见强化,本例CT表现具特征性,结合病史,做出了准确诊断。  2.2病理证实恶性肿瘤14例,CT术前诊断10例,CT诊断符合率为71.44%。  2.2.19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癌11例,其中9例单侧性,2例双侧性;肿块最小直径2.1cm,最大直径36

8、cm,8例呈多房分隔囊实性肿块,囊壁厚薄不一,厚度1.5~4.5mm,于囊内壁见不规则结节状影突入其内,CT值25~55Hu(见图3、图4);1例为实性肿块,实性部分见不规则低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