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开发.2004年区学会

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开发.2004年区学会

ID:15190030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开发.2004年区学会_第1页
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开发.2004年区学会_第2页
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开发.2004年区学会_第3页
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开发.2004年区学会_第4页
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开发.2004年区学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开发.2004年区学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4年学会论文历史与社会学科试论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历史与社会》课为例勾庄中学孙金云内容摘要:地方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就地取材,从地方文化中寻找《历史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俗语、旧称、民间故事等民间史料,参观当地的历史古迹、博物馆或纪念馆,进行活动课教学,运用剪报等手段,综合各学科研究方法进行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探究活动,来利用和开发地方文化资源,配合新课程教学,从而推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键词:地方文化课程资源正文: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新课程

2、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中,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问题。我在《历史与社会》的课改实践中,感到挖掘地方文化和乡土历史资源,对于开发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挖掘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的必要性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按空间分布,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按其性质来分,既有文本资源、实物资源,也有人力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可见可供老师利用和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十分广泛的,但是地方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所谓地方文化就是指存在于

3、本乡镇、社区及其周围地区的乡土历史、历史遗址、遗迹、地方文物、博物馆及其地方风俗、民情等。对历史与社会教师来说,挖掘地方文化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一条现实途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是因为:1、就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特点来说,它与地方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新教材遵循“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三大特点,十分强调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使之能够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在多种社会实践中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正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2、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方志的编撰与方志学的研究,而地方史和地方文化的研究目前是我国方志研究中最薄弱

4、的部分,许多地方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亟待历史与社会教师去搜寻和整理,因此这一块可供研究的领域十分广阔。53、地方文化资源着眼于我们身边的人、物和事,既为我们近距离的接触历史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得整个活动可以同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资源挖掘结合起来,可以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服务。乡镇和社区是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库,是一个活的博物馆。开发这一教育资源,不仅对于《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而且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遗址的保护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因而,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是相当必要的。对农村学校来说,还可以解决课程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一、如何挖掘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我校地处农村,周围地区可

5、供挖掘和开发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实施中,关键是要将这些资源同《历史与社会》教材联系起来,应用于我们的新课程教学。同时要注意掌握就地取材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研究性课题、综合性课题的活动,配合教学工作。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1、确立研究课题,开展调查活动从《历史与社会》教材来看,教材本身也设计了大量的调查活动。我根据教材的安排和地方文化的特点,同学生一起确立了以下三个研究课题:⑴地名(村名、姓氏)文化的研究性课题。组织学生先搜集当地有特色的地名、村名,再通过访问村里长辈记录村名的由来以及村名的故事,进行课题研究。现在,中国农村的许多地名、村名,都是历史形成的,流传沿用

6、至今的,如勾庄地区邱家斗村可以追溯到明末搬迁而来的姓邱的农户,郁宅村则也可上溯至清朝时期一家姓郁的农家宅第而得名的……正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聚族而居和安土重迁两个显著特色,正好作为学生的探究活动,为第九课《中国古代农民》(《历史与社会性》八年级上册)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而且,今年我组织的“从村名中探寻历史”的学生探究活动和《村名史课题调查研究报告》的学生小论文,两项均获得了区级一等奖,充分利用了勾庄当地的村名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很好的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大大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农民的知识印象,更加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一研究性课题,也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的,

7、因为很多地名和村名及由来,都有其历史原因的,是当地历史的一部分。而现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小村并大村的趋势,这一文化资源正逐步消失。我们通过课题的研究对这一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保存也是有贡献的。⑵丝绸文化的研究性课题。余杭区素为“丝绸之府”的美称,余杭丝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时期,唐朝时期就开始被列为贡品了,至今当地农村还保留着大片桑树地和蚕俗。我组织学生从当地养蚕历史、养蚕缫丝过程和民间如轧蚕花、拜蚕神等蚕俗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利用余杭丝绸资源的优势,促使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丝绸的历史、丝绸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