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

ID:15191213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肿瘤化疗患者使用耳贴与针刺配合西药,观察患者使用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方法观察化疗患者恶心、呕吐60例,30例治疗组使用西药止吐药物同时配合耳贴针刺,观察组30例仅用西药止吐药物,同时观察化疗药物其他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药止吐药物同时配合耳贴与针刺能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关键词】化疗性呕吐;西药止吐药物;耳贴;针刺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癌症患者化疗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

2、果及生活质量[1]。本院妇科2007年10月—2009年5月,对30例肿瘤化疗患者在使用西药止吐药物基础上采用耳贴配合针刺治疗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0月—2009年5月,符合条件的接受化疗的女性癌症患者共60例,年龄40~80(56.60±671.50)岁。经临床根治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其中,卵巢癌20例,宫颈癌20例,子宫内膜癌20例。能接受静脉给药的化疗药物(即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紫杉醇)的患者,排除化疗前恶心、呕吐现

3、象,不能耐受针刺者,两组性别、年龄、诊断、病情程度、治疗方法及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基本条件有可比性,随机分为2组。  1.2研究方法[2]观察组于化疗当天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前15min,静脉滴入西药止吐药物托烷司琼(商品名:纾吉)加入5%GS100ml。根据国家标准的《经穴部位》选择针刺部位。双侧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操作方法:采用30号1.5~2寸华陀牌不锈钢毫针进行直刺1~1.5寸针刺时患者有酸、麻、胀重感,即得气,30min/次,1次/d;使用至化疗结束后第3天。根据国家标准的《经穴部位》

4、选择耳贴部位。双侧内分泌、胃、肾,使用方法:化疗当天清晨用75%乙醇消毒一侧耳廓,将中药王不留行籽放于0.7cm×0.7cm胶布中央,贴压于耳穴上。化疗前5min按摩所贴压耳穴2~3min,使耳廓发热、发红、轻痛即可,3~5次/d,冬季每3天更换1次,夏季隔日更换1次,至化疗结束后第3天。对照组:化疗前15min使用止吐药物托烷司琼加入5%GS100ml静脉输入,至化疗结束当日。化疗方法与化疗剂量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6准确观察并记录化疗患者化疗后反应(恶心、呕吐次数)及自诉症状、尿量及大便情况,根据WHO标准,按恶

5、心、呕吐次数多少将其分为三级,完全有效为无恶心、呕吐/24h;显效为恶心或呕吐2~3次/24h;无效为大于4次/24h。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输入SPSS12.0软件,进行秩和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程度比较见表1。两组化疗后毒副反应比较见表2。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表2两组化疗后毒副反应比较例(%)表1、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存在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昏、便秘、眩晕、疲劳和胃肠功能紊乱如腹痛和腹泻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  3讨论  3.1化疗药物致

6、恶心呕吐机制[3]肿瘤患者久病体弱,脏腑功能虚衰,而化疗更进一步损伤胃脾,使气血生化不足;化疗药物作为一种药毒,可扰乱人体气血,更易损伤脾胃的正常功能,若脾气失健,胃虚失和,清气不升,浊气上逆,则导致恶心、呕吐,其代谢产物可刺激丘脑下部的化学感受器触发区而引起恶心呕吐。  3.2针灸穴位治疗原理[4]6则从扶正固本入手,以降逆止呕为主。有效减轻患者的化疗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5]。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主治恶心、呕吐、腹胀。针刺足三里,胃弛缓时使之收缩加强,紧张时变弛缓,能强健脾胃,调和气血,降逆止吐,

7、还有强壮保健,扶正培本作用。内关穴:主治心悸、呕吐、腹痛,可联络上、中、下三焦,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可调整三焦平衡,加强胃肠功能,治疗恶心呕吐、腹痛。内关穴有双重性,在心率快时,针后可使心率逐渐恢复正常,心率慢时针后可使心率逐渐回升。合谷:主治头面五官疾病,针刺能平肝潜阳,通络止痛。主要具有调和阴阳,开泄热闭,清心醒脑安神的作用。此3穴相配,内关、合谷、足三里穴位受到局部压迫后起到和胃、降逆、止吐的作用,直接导致呕吐反应进程的终止[6]。  3.36耳穴贴压法是通过对人体各个部位在耳廓上的对应点或反射区的刺激改善胃肠道不良反应[7]。

8、人体生理、病理等反应与相关穴位有一定的联系,刺激(局部压迫、针刺、加电压、加热等)对应穴位可直接影响患者生理、病理反应进程,导致生理、病理反应的发生或终止[8]。耳压通过对体表-内脏相关反射的作用以及对某些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以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