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斯汀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咪唑斯汀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ID:1520021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咪唑斯汀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_第1页
咪唑斯汀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_第2页
咪唑斯汀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_第3页
咪唑斯汀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_第4页
咪唑斯汀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咪唑斯汀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咪唑斯汀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作者:李康嵩李崇彬陈凤佳【摘要】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片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使用咪唑斯汀10mg,1次/d,雷尼替丁150mg,2次/d,设立对照组46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1次/d,雷尼替丁口服同治疗组,均连续服用4周为一疗程。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00%,67.39%,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唑斯汀、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安全可靠。

2、【关键词】咪唑斯汀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发病原因尚不明了,发病机理复杂多样,除组胺外,疾病过程中还常涉及其它炎症介质,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抗组胺和抗炎症双重作用的新药物来满足临床的治疗要求。为进一步探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方法,笔者于2004年2月至2006年6月对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5  1.1一般资料:96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病程在6周至3年2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诊断符合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为两个组,治疗组50例,男27例

3、,女23例,年龄16~56岁,平均30岁;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16~53岁,平均29岁。入选患者在两周内未用过其它抗组胺药,一个月内未用过皮质类固醇,无其它系统性疾病,除外胆碱能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同时能按时服药及复诊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上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片10mg,每日一次,同时口服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mg,每日一次,口服雷尼替丁同治疗组。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分别于1周、2周、3周、4周观察疗效。  1.3疗效观察:两

4、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每次复诊时记录自觉症状及皮损消退情况,将瘙痒程度、风团数量、风团大小按4级评分法记分。瘙痒:无痒感为0;轻度瘙痒为1,中度瘙痒为2,严重瘙痒为3;风团数量:无风团为0,1~6个为1,7~12个为2,12个以上为3;风团直径大小:无风团为0,<1cm为1,1~2cm为2,>2cm为3。  1.45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60%;进步为疗效指数≥20%;无效为疗效指数<2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5、表1两组疗效比较(略)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组用药1周后26例(52%)患者自觉瘙痒缓解,风团减少;治疗两周34例(68%)患者自觉瘙痒症状全部消失,风团基本消退;治疗4周,43例(86%)患者自觉瘙痒症状全部消失,风团全部消退。对照组1,2,4周则分别为21例(45.656%),28例(60.87%),31例(67.39%)。治疗4周后两组疗效见表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71,P<0.05)。  2.2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轻度乏力,轻度嗜睡;对照组有4例出现轻度困倦、嗜睡等症状。不

6、影响治疗,均不作处理。  3讨论  5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荨麻疹的主要发病机理为刺激剂可通过免疫或非免疫机制引起肥大细胞释放介质[1],其中组胺和其它炎症介质如花生四烯酸等在过敏反应中起非常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皮肤血管上存在的组胺受体有H1,H2两种。H1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荨麻疹的历史已久,而较新的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更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咪唑斯汀是一种具有抗组胺和抗炎症双重作用的新型抗组胺药,其与组胺H1受体的结合力更强,可快速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通过对花生四烯酸代谢的

7、5-脂氧合酶途径的抑制作用在抗炎症活性中对过敏的迟发相起作用[2]。应氏也认为白三烯是由花生四烯酸经5-脂氧合酶途径合成的,在过敏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咪唑斯汀可显著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炎症性水肿,但西替利嗪未能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水肿产生抑制作用,说明了咪唑斯汀具有独特的抗炎症活性[3]。雷尼替丁是H2受体桔抗剂,主要是抑制组胺从效应细胞上释放,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对慢性荨麻疹效果理想。笔者把咪唑斯汀和雷尼替丁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理想,与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比较,其有效率分

8、别为86.00%,67.39%,咪唑斯汀组优于西替利嗪组(P<0.05)。两组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有相似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M].第1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42.  [2]李红,伍建华.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