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or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agnor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ID:15200985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agnor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_第1页
agnor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_第2页
agnor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_第3页
agnor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_第4页
agnor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agnor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gNOR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关键词】,卵巢肿瘤摘要:目的:AgNOR检测应用于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已确诊94例卵巢肿瘤,良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47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24例,交界性卵巢囊腺瘤23例。分别对三组进行AgNOR检测。结果:良恶性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交界组界于两面者之间。结论:AgNOR计数与肿瘤的恶性度大体上呈正比,对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及分类,分型、分级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AgNOR;卵巢肿瘤  EvaluateAgNORtestinDistinctivelyDiagnosisofOvarianTumor  

2、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AgNORtestindistinctivelydiagnosisofovariantumor.Method:Toanalyzeovariantumordiagnosisedof94casestakeAgNORtestandtherearethreeclassesseriouscystadenomaof47cases,mucinouscystadenocarcinomaof24casesandborderingcystadenomaof23cases.Result:Thesightbetweenseriouscy

3、stadenomaandmucinous5cytadnocarcinomawassignificant(p<0.01)andborderingcystadenomawasborderdbythem.Conclusion:AgNORcalculatedwasasdeeplyasovariantumorandtoevaluateforthemindistinctivelydiagnosisofthedeepandclass.  Keywords:AgNOR;Ovariantumor  近些年来,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AgNOR)测定已逐渐应用于肿瘤病理的鉴别诊断[1],

4、国外一些研究表明AgNOR可作为某些消化道肿瘤、淋巴瘤及皮肤肿瘤等的鉴别诊断,分型、分级及判断预后等指标,但对卵巢肿瘤的研究尚少,目前国内的有关报道较少。本研究将该技术应用于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取我院2000年至2004年间病理科已明确诊断的卵巢肿瘤标本94例,其中良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47例(良性组),卵巢粘液囊腺癌24例(恶性组),交界性卵巢囊腺瘤23例(交界性组)。  1.2方法5  1.2.1按Crocker[2]氏法染色:将切片常规脱蜡水化,双蒸水洗涤。置暗盒内20℃下的AgNOR银染工作液中对切片染色

5、1h后,双蒸水冼涤、脱水、透明、封固。  1.2.2评价:①颗粒计数:即油镜下(×100)随机计数100个细胞核内所能分辨的黑色小颗粒(AgNOR)的总数,换算为每个细胞核内AgNOR平均数。②颗粒形态观察:圆形小颗粒为规则,块状、条索状及不规则形为不规则。  表1三组卵巢肿瘤细胞AgNOR颗粒形态和数目(略)  良、恶性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交界性组界于两者之间。  2结果  2.1AgNOR颗粒计数:良性组每个细胞核内通常只见1~2个圆形的黑色银染小颗粒,偶见3~5个。平均1.65±0.31个/核。交界性细胞核内银染颗粒数目较多,常为2~5个,偶尔4~

6、6个,平均3.40±0.12个/核。恶性组细胞核内AgNOR颗粒数目明显增多,通常是4~6个。少数为7~10个,偶见10个以上,平均值4.93±0.68个/核。经统计学处理每个细胞核内AgNOR颗粒平均数在良性组与交界性组、交界性组与恶性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见附表。5  2.2AgNOR颗粒形态观察:良性组的细胞核内的银染颗粒87.50%为规则小圆形,仅12.50%为稍不规则形。交界组AgNOR颗粒不规则形较良性组多见,为38.22%,而恶性组银染颗粒不规则形最多,达80.10%且散在分布,3组间颗粒分布及形态特点也有显著差异见表1。  3讨论  AgNOR测定可以反映

7、核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1]。已有文献报道AgNOR计数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分类、分型、分级等均有一定价值[1]。这些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AgNOR计数常明显高于良性病变,但存在主要问题是:良、恶性肿瘤细胞AgNOR计数结果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即所谓“灰区”[3]。  本组结果表明,良性组的大多数细胞核内只含1~2个AgNOR颗粒,而交界性及恶性组细胞内的银染颗粒明显增多,三者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AgNOR计数与肿瘤的恶性度大体上呈正比,但在个例中需注意到AgNOR计数在良、恶性及交界性组之间的“灰区”5。如在恶性组中有一例细胞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