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的应用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的应用

ID:15201460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的应用_第1页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的应用_第2页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的应用_第3页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的应用_第4页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的应用作者:姜景卫孙大新周召文毛桂琴【关键词】麻醉  作者应用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用于全身麻醉插管,以降低其心血管反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本院38例需全麻患者,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6例,胃癌根治术8例,脑内肿瘤切除术6例,直肠癌根治术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3岁;体重43~84kg;ASAⅠ~Ⅱ级。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1.2方法5所有患者术前30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100mg,入手术室监测收缩压

2、(SBP)、舒张压(DBP)、心电图(ECG)、心率(HR)、脉博氧饱和度(SpO2),开放上肢静脉,面罩吸氧,氧流量4L/min,先静注力月西1~2mg,芬太尼0.05mg,待患者镇静后,在舌骨大角与甲状软骨上角之间注入1%利多卡因3~4ml行喉上神经阻滞,环甲膜穿刺注入1%丁卡因2~3ml行气管表面麻醉,然后静注力蒙颀30~50mg,患者入睡后行气管插管。插管后接麻醉机,静注万可松0.1mg/kg后机控呼吸,术中以异氟醚、异丙酚、万可松维持麻醉与肌松;记录入室时(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1min(T3)、3min(T4)、5min(T5

3、)的SBP、DBP、HR、SpO2,并记录患者气管插管时有无恶心、呕吐、呛咳和术中知晓等反应。所有的插管均一次成功,插管困难者排出研究组。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操作由熟练的麻醉科医生执行,插管前后SBP、DBP、HR、SpO2变化不大(见表1)。所有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呛咳和术中知晓发生。    表1插管前后SBP、DBP、ECG、HR、SpO2变化(x±s) 略5  3讨论  全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可引起短暂而剧烈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和心律失常,甚至严重意外,神经和内分泌则

4、是应激反应的重要环节,主要表现为皮质醇和交感神经的变化,特别对有心血管疾病或内分泌疾病的患者不利。采取较深的麻醉深度、尽量缩短喉镜操作时间、结合气管内喷雾局麻药等措施,应激反应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可显著减轻[1]。采用较深的麻醉深度对心血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常引起心率和血压下降,对心血管及休克患者不利。气管插管反应以置入喉镜后30~45s时最为强烈,持续约3~5min[2]。因此本研究观察插管后5min的心血管反应。  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所致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等强烈血液动力学反应包括有2个刺激成分:直接喉镜显露声门时对舌根和喉咽部结构的刺激和插入气管导管时对气管

5、的刺激[3]。第一种刺激主要由喉上神经传导,喉上神经体表定位清楚,方法简单,在舌骨大角处阻滞喉上神经5内支,可麻醉舌根会厌及声门裂以上咽喉粘膜[4],能减少置入喉镜时对舌根和喉咽部结构的刺激;环甲膜穿刺能使气管粘膜麻醉,使导管对气管的刺激也减轻。因此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有效地阻止了2个刺激成分的传导;另外在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之前,先注入镇静镇痛药(本组用力月西1~2mg和芬太尼0.05mg),可使患者处于闭目安静镇痛降低恶心、呕吐敏感性和遗忘,而同时又能被随时唤醒,并能提高配合的半清醒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施行喉上神经阻滞、气管表面麻醉和插管操作,患

6、者不仅不会感到插管痛苦,事后对插管过程也多无回忆,插管应激反应也基本解除。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后给予亚麻醉剂量的力蒙颀(30~50mg),不抑制呼吸和循环[5],患者入睡后行气管插管,保证了患者无记忆,插管时间可以很充足,对插管有困难的患者特别有利,本组38例无1例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与异丙酚的镇吐作用有关[6]。本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不大,避免了应激反应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因此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用于全麻气管插管中,能有效地减少因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所致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等强烈血液动力学反应,是一种临床操作简单、安全、较实用的麻醉方法。

7、【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4~925.  2张国楼.全麻插管期心血管副反应的防治.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11):673.  3HirabayashiY,HirutaM,KawakamiT,etal.Effectsoflightwand(Trachlight)comparedwithdirectlaryngoscopyon5circulatoryresponsestotrachealintubation.BrJAnaesth,1998,81:253~255.  4朱也森.气管支气

8、管及气道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