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诊治分析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诊治分析

ID:15202213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1页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2页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3页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4页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诊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诊治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ma,PGML)临床较为少见,占胃恶性肿瘤的1%~3%,占消化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1/3[1],因早期缺乏特异症状,临床易误诊为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我院于1998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PGML患者9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分析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有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8~58岁,平均38岁。1.2诊治标准参考1961年Dawson[2]提出的PGML5项诊断标准:(1)全身无浅表性淋

2、巴结肿大;(2)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3)X线胸片未见纵隔淋巴结;(4)在手术时除胃肠道受累部位及区域淋巴结外,无其他肉眼所见到侵犯;(5)肝及脾正常。1.3临床表现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主要症状依次为上腹部隐痛7例,消瘦纳差4例,腹胀3例,恶心、呕吐1例。此外部分患者有上腹部烧灼感、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主要体征为贫血貌4例,上腹部压痛9例,上腹部包块5例。61.4辅助检查本组9例患者均于手术前行钡餐检查,仅2例考虑为恶性淋巴瘤,1例考虑溃疡性胃癌,3例考虑为慢性胃炎,3例误诊为恶性肿瘤。行胃镜检查病灶主要在胃

3、体和胃窦部,所有患者均有黏膜皱襞粗乱水肿、充血、易出血等改变,病灶平均直径为3cm。胃镜诊断:4例考虑为恶性淋巴瘤,2例考虑为胃癌,1例考虑为胃溃疡,余2例应用超声内镜明确诊断,Hp阳性患者为8例。1.5临床病理分期以1971年Annarbor分期标准,本组ⅠE期2例、ⅡE期3例、ⅢE期3例、ⅣE期1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细胞4例,T细胞3例,BT细胞2例。1.6治疗方法本组9例患者均行手术并联合化疗,术前病理活检明确5例,术中标本切缘冰冻病理检查明确为4例,其中6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2例根治性全胃切除,1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横

4、结肠切除术;全部患者术后化疗方案均行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盐酸吡柔比星、强的松)4~6个周期。1.7结果及预后8例患者获得随访,失访1例,随访率为88.9%,随访自手术日至今,目前健在6例,1例术后3年死于心肺功能衰竭,1例术后2年死于肿瘤复发、腹腔广泛转移,其中存活5年4例,5年生存率为50.0%。62讨论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瘤,临床特点是常见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好发于颈部、腋窝、滑车,其次就是咽淋巴结及胃肠道。而PGML原发于胃壁黏膜及黏膜下淋巴滤泡组织,是结外恶性淋巴瘤的一种。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清楚,

5、文献报道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与该病有直接关系,原理是Hp导致胃窦部胃炎,造成肠上皮化生并聚集形成有组织的淋巴样滤泡,随后异常、增生,并最终发展成淋巴瘤[3]。本组病例Hp阳性率为78%。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男性多于女性,病程偏长,年龄偏大,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主要以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贫血为主。上消化道造影是胃恶性淋巴瘤常用的检查方法,不能完全确诊,但对疾病有一定的筛选。主要的X线变化为:(1)不规则充盈缺损之间存在有正常黏膜,呈“鹅卵石样”改变;(2)在充盈缺损周围,伴有粗糙扭曲及肥大的胃黏膜皱褶;(3)跨过

6、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的环行病变。本组病例以充盈缺损、龛影、黏膜皱襞破坏、胃壁僵硬为主,而胃肠钡餐提示2例,漏诊率为78%。6本组病例术前都给予胃镜检查,但病理确诊为胃恶性淋巴瘤仅5例,漏诊率为44.4%。因胃恶性淋巴瘤在胃镜下呈多中心、多形态改变:(1)肿块型:肿块为扁平,亦为息肉状,表面黏膜正常;(2)溃疡型:发生在浸润性肿瘤的中心部,为巨大单一溃疡,边缘锐利,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不易与胃溃疡区别;(3)结节型:表现为黏膜表面隆起的多发性或弥漫性结节,形成表面充血、糜烂,覆污秽苔;(4)弥漫浸润型:胃壁增厚,胃腔狭窄,皱襞粗大,充气胃壁扩

7、张差。本组病例结节型2例、溃疡型3例、肿块型4例,尚未发现弥漫浸润型。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超声内镜(EUS)可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4],本组病例2例行超声内镜明确诊断,因为在超声内镜下可观察到黏膜下较小的病变及其周围情况,对于估计肿瘤浸润深度及区分良恶性淋巴结有重要意义。Ribero等[5]提出应用联合流式细胞分析和免疫细胞化疗方法在EUS引导下细针吸引术,有利于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目前均主张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切除范围为切除原发灶并清除相应区域的淋巴结,累及邻近脏器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8、切缘病理回报均为阴性,8例无手术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6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对化疗敏感,因化疗能消除微小转移灶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本组均采用CHOP方案,但放疗并不敏感,放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