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ID:15202992

大小:26.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_第1页
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_第2页
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律失常可根据心电图上宽大畸形的QRS波形,并除外预激综合征、心室内传导阻滞或差异性传导后做出诊断。分析心电图时根据QRS波宽度、主波方向、QRS波电轴、发作时间和条件、有无器质性心脏病等方面,进行室性心律失常的来源和良恶性分类。但是,这些均不能涵盖室性心律失常的所有特点。一临床表现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适,听诊时,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室性期前收缩之第二心音强度减弱,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可见正常或巨大的α波。二诊断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后出现完全的代偿

2、间期,即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后两个正常的QRS波群之间的时间间期恰好等于两个窦性周期。其预后意义因不同情况有很大差异,应按危险分层施治。经详细体格检查和病情随访,明确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即使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属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有少数多形、成对、成阵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速),一般预后也良好。三治疗治疗原则为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可以观察或给予镇静剂或β3受体阻滞剂治疗;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伴发的室性期前收缩,主要是病因治疗,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有很好疗效。1.从风险与效益比的角度考虑,不支持对室性期前收

3、缩长时间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于这些患者,应去除诱发因素,对有精神紧张和焦虑者可使用镇静剂、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或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其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并非使室性期前收缩数目明显减少或消失。对于某些复杂多形的室性期前收缩、心理压力大、且暂时无法解决者,可考虑短时间使用Ib或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美西律或普罗帕酮合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2.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有的室性期前收缩,特别是复杂的多形、成对、短阵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速),尤其伴有心功能不全者,一般预后较差。对这些患者,应根据病史、室性期前收缩的复杂程度、左室射血分数并参考

4、信号平均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进行危险分层。越是高危的患者,越要加强治疗。首先应治疗原发疾病,控制诱发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增大到靶剂量最大耐受剂量。3.在下列情况下的室性期前收缩应给予积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心肺复苏后存在的室性期前收缩、处于持续室速发作间期的室性3期前收缩、伴有Q-T间期延长的室性期前收缩。急性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心肌炎的室早应积极治疗,可首选利多卡因50~100mg静推,然后以每分钟1~4mg静脉滴注维持。如利多卡因无效,可选用普鲁卡因

5、酰胺100mg静推,每5~10分钟重复1次,直至总量达800~1000mg或早搏被控制,维持量为每分钟2~4mg。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早,可首选苯妥英钠,并强调停用洋地黄、补钾和补镁。其他急性临床情况:如严重呼吸衰竭伴低氧血症、严重酸碱平衡紊乱等,均可以采用纠正低氧(给氧)、低钾、低镁(ACE抑制剂、螺内酯)、抗炎和改善内皮功能(他汀类降脂药、阿司匹林、ACE抑制剂、螺内酯)等改善基础病理状态,从总体上把握病情,以降低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4.慢性心脏病变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病患者并发室早,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避免

6、应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搏应主要控制心力衰竭,防止洋地黄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参考文献[1]胡志明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37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11).[2]彭健阵发性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