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ID:15203418

大小:29.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鼠伤寒沙门菌临床发病及用药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小儿鼠伤寒沙门菌病例。结果本组40例小儿鼠伤寒沙门菌病例经抗生素及其他治疗,治愈率65%(26/40)。结论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以婴幼儿多见,无明显季节性,本病属自限性疾病,应恰当、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同时医院内交叉感染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关键词】沙门菌,鼠伤寒/诊断;沙门菌感染;腹泻;儿童感染性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而细菌所致的感染性腹泻仍占重要地位,其中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在沙门菌感染中最为多见,占25%~35%,值得引起重视[1]。本院2005年来收治经粪便培养证实为鼠伤

2、寒沙门菌感染患儿42例,其中有2例分别于住院1d和15d退院,现将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502/200902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均为2岁以内的婴幼儿,其中1~6个月6例,~1岁14例,~2岁20例。1岁以下共20例,占总数的1/2,最小1例为187d新生儿。40例患儿中以腹泻为主诉入院的有20例,其余以肺炎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例,支气管炎2例,麻疹2例,幼儿急疹1例,发热待诊2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感染性休克1例。  1.2治疗方法本组病例都不同程度的使用抗生素,如

3、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庆大霉素等。对少数年幼的病情重和体质差或有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或有原发疾病者,给以输血或血浆,注射丙种球蛋白,但效果均不明显。  1.3观察指标(1)临床表现及发病时间分布;(2)实验室检查:粪便镜检和培养、外周血象、药物敏感试验。  2结果  2.1临床表现  2.1.1发热本组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7.6~40.0℃。其中37.6~37.9℃6例,38~39℃15例,超过39℃19例,热程最短9d。  2.1.2腹泻全部病例均有腹泻,常在发热的同一天开始。腹泻次数每日≤710次18例,>10次22例,粪

4、便性状多变,可为蛋花汤样便、水样便、黄绿色黏液便、脓血便或便带血丝;本组有1例出现柏油样便。不同患儿大便性状不同,同一患儿各次大便的性状亦可截然不同,可见第1次为脓血黏液便,第2次又是消化不良便或稀糊便。本组病例出现脓血便者16例。  2.1.3其他症状恶心呕吐20例,里急后重8例,不同程度脱水33例。  2.2发病时间分布见表1。表140例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发病时间分布  2.3实验室检查结果  2.3.1粪便镜检7例初次粪便镜检阴性或脂肪球,以后连续复查粪便均可见数量不等的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35例初检均可见到数量不等的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  2.3.2粪便培

5、养第1次粪便培养出鼠伤寒沙门菌者33例。另7例第1次培养为大肠杆菌者6例,未培养出细菌者1例;其中6例第2次再送培养才出现鼠伤寒沙门菌,有1例连续第3次培养才出现鼠伤寒杆菌。  2.3.3外周血象740例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外周血象检查结果见表2。表240例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不同外周血象的例数分布  2.3.4药物敏感试验见表3。表340例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各药的敏感性的例数分布  2.4治疗结果本文患儿治愈率65%(26/40);治疗时间10~26d,平均17.2d;好转13例,平均13.5d。本文患儿死亡率2.5%(1/40),该病例入院诊断为急性肠炎中度脱水,治疗3

6、d病情平稳,第4天突然发热、脓血便、休克、全身皮肤出现瘀斑、昏迷,抢救无效死亡,临床考虑为中毒性痢疾,死亡后便培养结果为鼠伤寒沙门菌。  3讨论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婴幼儿多见,本组全为<2岁的婴幼儿,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婴幼儿抵抗力低,引起致病所需细菌量比成人少;(2)婴幼儿胃酸及各种酶的活力均较低,反复喂乳的缓冲作用以致胃排空迅速,使胃液的灭菌作用降低;(3)小儿肠道免疫功能较差。以上因素均有利于鼠伤寒沙门菌的感染[2,3]。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7,8,9,10月份发病率较高,本组四季发病数无明显差别。7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病

7、程中,粪便性状易变、多样化为特点,由于细菌可侵犯结肠引起病变,因此可产生痢疾样症状,本组脓血便16例,临床上与细菌性痢疾难以鉴别。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细菌侵袭后产生肠毒素,所以腹泻、发热、腹痛是鼠伤寒胃肠型的常见症状,但在部分婴幼儿常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甚至呼吸困难、紫绀、气喘等,肺部查体可闻及中小水泡音,2~3d后开始出现混有黏液或血的绿色便。本组病例入院诊断为喘息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的6例有类似情况。本组有1例因高热40℃、精神萎靡、嗜睡入院,外周血象:白细胞27.0×109/L,中性粒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