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

应用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

ID:15218393

大小:34.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应用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_第1页
应用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_第2页
应用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_第3页
应用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_第4页
应用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作者:赵小华,郑萍,吉洪海,顾莲英,李林根,陈奇,柏连华【关键词】肝细胞癌;介入放射;化疗栓塞;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讨论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方法:对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生活质量显著改善12例、改善4例、稳定2例、下降2例,总有效率80%;0.5a生存率80%(16例),1a生存率60%(12例),2a生存率40%(8例)。结论:护士要熟悉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意义、作用、效果,具备优质的护理配合才是TACE治疗的成

2、功保证。  [关键词]肝细胞癌;介入放射;化疗栓塞;护理配合10  介入放射治疗,是应用影像设备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将药物及栓塞剂注入肿瘤部位,有效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加杀灭肿瘤细胞量,减少抗癌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增加游离药物浓度,提高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减轻药物的全身毒副反应,同时阻断肿瘤血供,使瘤体严重缺血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1]。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采用肝动脉插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临床应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2~4],随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中晚期肝癌的介入

3、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或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我科2003年8月至2005年3月对2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介入放射治疗,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肝癌患者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43岁~73岁,平均年龄56岁,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实验室检查AFP均大于400μg/L。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和B超引导细针穿刺取得细胞,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1.2 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常规为5FU1g,

4、诺欣60mg,表柔比星60mg,丝裂霉素10mg~20mg等。我们一般选用三联药物。  1.3 栓塞药物 40%碘油(或超液态碘化油)10ml~20ml,根据造影情况,可加用明胶海绵。  1.4 方法10  1.4.1 治疗方法 TACE按常规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法进行[5]。经皮股动脉穿刺,在X线引导下,置导管于肿瘤的供血动脉中,将上述化疗三联药物及栓塞药物(用量根据肿瘤大小等而定)经导管直接注入。灌注结束后拔管,局部压迫15min~20min,并加压包扎24h~36h,嘱患者平卧24h。4周/次,3次为1个疗程,TACE次数最少为

5、1次,最多为8次。20例患者行介入治疗86次,所有患者在TACE前后均进行B超、CT、血清AFP测定。  1.4.2 护理  1.4.2.1 术前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术前各种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了解有无药物过敏史,做血、尿、便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检查,术前6h禁食,术前2h做好青霉素及碘过敏试验,做好双侧腹股沟备皮。对检查有异常者应纠正治疗后再行手术。严格掌握TACE的适应证与禁忌证[6]。  1.4.2.2 术前心理护理 作为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的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应具有深厚的同情心和理解,以高度的同情心

6、安慰家属,首先使患者家属克服悲观情绪,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另外,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简单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药物的副作用及防范措施与注意事项,消除其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以取得密切配合。10  1.4.2.3 术中观察及监护 动脉造影剂选用泛影葡胺,术前虽做过敏试验为阴性,但术中大剂量和快速注射易引起过敏反应,备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50%葡萄糖注射液,严密观测生命体征。  1.4.2.4 术中心理护理 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反应及时处理,主动关心体贴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多作解释以防止患者情绪波动,而影响

7、手术的顺利进行。总之,术中适时的关切询问、简单亲切解答询问,尽量用语言安慰患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平衡,使手术顺利进行。  1.4.2.5 对症护理  1.4.2.5.1 穿刺点的皮肤护理及出血倾向和穿刺侧肢体血液循环的观察 为防止穿刺部位出血,术后绝对平卧24h,右下肢伸直制动12h,穿刺部位加压包扎24h~36h,合并有凝血功能差及血压偏高患者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保持穿刺点敷料干燥,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周围有无皮下淤血,如有渗出或皮下淤血应及时止血处理,并更换敷料。术后48h内予心电血压监测。另外要警惕

8、血栓的形成,术中置管时间过长、反复穿刺、沙袋压迫时间过长均可导致血栓形成。为了防止血栓的形成,除了正确使用沙袋外(沙袋的重量为0.5kg为宜),应严密观察穿刺侧肢体远端皮肤颜色、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发生血栓,及时进行溶栓处理。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