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

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

ID:15221058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_第1页
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_第2页
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_第3页
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摘要:台湾网站数位之墙发表文章《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称,微博具有媒体与社交两重特性,它是建立在“45度仰角”的基础上的,与社交网络中互相加为好友的0度视角有着本质不同。  微博的社交性并不强  在类似Facebook与开心网的社交网络上面,你加我为好友,我就加你为好友。不加,感觉好像不给对方面子。结果是好友泛滥成灾,很多人其实根本就不怎么认识。只不过,关系的泛滥在社交网络上并不会造成过大的困扰,然而,在微博上却是很大的问题。  在微博上,如果跟社交网络一样,你关注我,我也就关注你的话,在小规模范围内,例如关注的对象不超过150人,这种人情世故尚不成为问题。只要

2、你关注的对象超过了150人,就面临被大量信息淹没的问题,每天痛苦的泡在微博上,根本来不及看。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能带给你的信息有多高的价值,成为是否要关注对方的主要考量。那种人际之间的客气来客气去,你加我我也加你,在这个地方用处不大。最简单的,去看看那些新浪微博上加了V的名人,看看他们都关注哪些人?说穿了,都是他们看得上眼的人。  这种情况其实人人都如此,笔者虽然将之称为“高攀”以及“45度角的仰望”,并不是说大家就是很势利的。互联网无远弗届,但是人类处理社交关系与信息的时间却非常有限。在大量信息的压迫下,于是你只能抛弃了人情世故,无法面面俱到的做个好好先生。  从这个观点来看,微博

3、的社交性还不强。你会轻易的在MSN或者QQ上加几百个好友,但是你很难在微博上加这么多。因为MSN上的好友数量多寡对你不会造成压力,但是微博上你关注的对象数量却会。从本质上来说,微博与MSN和QQ之类的实时通讯软件并不是互相取代的。  微博更像是一个公众论坛  下图,笔者把几个不同的互联网服务相互做比较,分别是门户网站,博客,微博,社交网络与实时通讯工具。门户网站互动性最低,以媒体单向发布信息为主,再来是博客,用户可以参与发表文章,再来是只需一句话一张图就能发布的微博,最后是实时通讯软件。  微博与门户网站和博客的差异,在于将发布媒体内容的门槛逐步降到最低。笔者在12年前开始写博客的时候

4、(当时甚至没有博客这个名词)必须自己架设主机,撰写HTML甚至ASP,只为了每周能发布一篇文章。现在,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发布信息,不需要变成工程师。  然而,因为加入了些许社交特性,微博呈现出介于“不能聊的入口网站”与“私聊的社交网络”之间的“公聊”与“群聊”特性。这种特性使得微博更像是一个公众论坛,而不是在小房间里私聊。可以说,微博的出现,很大程度满足了公众群聊的需求。  然而,这样的界线很明显吗?其实也不尽然。应该说,上图中任何两种相邻的互联网服务,两者间的界线都不明显,因此网络公司跨领域经营或服务集成成为必然,也相对容易。例如新浪网从门户网站跨界经营博客,再从经营博客进而经营微博等

5、。  于是有趣的问题来了,现在看起来分成为两大阵营的博客(在美国以Facebook为代表)以及微博(在美国以Twitter为代表),似乎将产生相互跨入对方领域的压力。而社交网络其实已经初步具备了微博的功能,于是最后的问题变成:微博何时要演变成社交网络? 微博不一定要演变成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与微博的差异在哪里?社交网络的“加为好友”是以0度的视角在看待对方,相互之间更为平等。而社交网络也提供了45度的视角让你仰望某些名人,例如Facebook的“粉丝专页”功能。但是可以感觉出社交网络更偏向以0度为视角进行好友间社交互动。  反观微博则是更多的以45度仰角的方式在运作,“加为好友”的概念

6、很淡,更多是关注某人成为某人的粉丝,仰望著对方。只有在微博经营者更加强让用户与自己并行的好友间互动,微博才可能往社交网络的方向去发展。然而,这似乎有点违背微博天性,也并非必要。  反观中国的微博发展,很清晰可以看到新浪网一路从门户网站,名人博客一路到微博,用户视角从90度一路降低到45度,非常适合其自身优势。而腾讯是从QQ实时通讯工具发家,从强调好友关系的社交网络QQ空间发展到微博,用户视角逐渐从0度开始仰望到45度。  新浪微博如果要往社交网络发展,让用户把视角降低朝向0度而去,发展更多并行好友间互动是最重要的。而腾讯微博的口号“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则明显违反微博天性。腾

7、讯QQ用户平常就是以0度视角进行互动,现在必须想办法让用户抬头到45度仰角。  有人说,微博不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社交网络才是。这种说法明显忽略了对互联网公司来说,不论微博还是社交网络,乃至入口网站,博客,实时通讯软件……都是要做的。没有一样是可以忽略。因为这些服务都各自应对著网民的需求,从0度视角到90度视角。  作者:黄绍麟,现于湖南卫视快乐购旗下电子商务子公司担任首席运营官,并于著名天使投资嘉丰资本担任投资合夥人,投资科技初创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