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组织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kai1的表达及意义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kai1的表达及意义

ID:15221354

大小:31.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kai1的表达及意义_第1页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kai1的表达及意义_第2页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kai1的表达及意义_第3页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kai1的表达及意义_第4页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kai1的表达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kai1的表达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组织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KAI1的表达及意义作者:陈鲜,龚莉,周铁军,陈伟妍,陈宣世【关键词】KAI1;原位杂交;SABC法;组织芯片;口腔鳞癌  0引言  KAI1(Kangai1)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对多种肿瘤的转移具有抑制作用[1,2],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转移预示因子之一[3,4],并有可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本研究应用原位杂交、SABC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了132例口腔鳞癌组织中KAI1/CD82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KAI1与口腔鳞癌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6  1.1临床

2、材料收集泸州医学院病理科2003~2005年间经病理确诊为口腔鳞癌的石蜡包埋组织共132例,其中不伴淋巴结转移96例,伴淋巴结转移36例,另选相对应的转移的淋巴结28例。患者年龄28~77岁,男75例,女57例。肿瘤分别位于颊、舌、牙龈、唇、口底。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及其他抗肿瘤治疗,入院后行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术后根据国际抗癌联盟(1987)pTNM分期分为:Ⅰ期33例,Ⅱ期45例,Ⅲ期41例,Ⅳ期13例。按WHO细胞分化标准:高分化65例,中分化38例,低分化29例。另分别选取口腔黏膜白斑组织20例和癌

3、旁正常口腔黏膜15例以作对照。  1.2组织芯片的制备  1.3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结果判定标准:采用双盲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评定。KAI1mRNA在石蜡切片中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质,呈棕黄色;KAI1/CD82则以细胞膜上出现棕黄色细颗粒作为阳性染色。每例标本均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连续记数300个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数,求其百分率;根据阳性细胞显色度分别记为:弱阳性:1分,中度阳性:2分,强阳性:3分。将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显色度分数相乘为每例标本的最终显色结果,其中>30%为阳性,≤30%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

4、2检验比较KAI1mRNA和KAI1/CD82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均采用SPSS11.5软件包作统计学处理。  2结果6  2.1KAI1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正常口腔黏膜中除角化层外均可见KAI1阳性杂交信号,其中KAI1mRNA,KAI1/CD8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100%,口腔黏膜白斑中阳性表达率为85.0%,80%,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口腔鳞癌原发灶中KAI1mRNA,KAI1/CD8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44.7%,较正常及

5、口腔黏膜白斑组均减低(P<0.05);在无、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55.2%)、30.6%(16.7%)、7.14%(7.14%)(P<0.0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KAI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口腔鳞癌中KAI1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细胞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p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KAI1mRNA和KAI1/CD82表达的关

6、系在132例口腔鳞癌中,KAI1mRNA与KAI1/CD82同时阳性表达有42例,同时阴性表达有46例,二者阳性、阴性表达一致率分别为85.5%、86.3%,KAI1mRNA与KAI1/CD82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  3讨论  KAI1是1995年Dong等[1]从AT6.11161中克隆出来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其编码蛋白KAI1/CD82是TM4SF(transmembrance4superfamily)家族成员。许多研究均显示KAI1基因的表达下调是人类多种恶性肿瘤转移及侵袭有价值的标记物

7、,也有显示KAI1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3]、肺癌[4]等患者的预后相关。本研究发现KAI1/CD82、KAI1mRNA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3.3%,表明口腔黏膜可能是KAI1基因较高表达的组织之一;但在无淋巴结转移口腔鳞癌原发灶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组中的表达减低,提示KAI1基因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有关。本研究还发现,KAI1基因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原发灶组中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原发灶组中明显减低,而在相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几乎缺失,表明KAI1基因可能在口腔鳞癌的转移进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

8、作用。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鳞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KAI1的表达逐渐降低,甚至缺失,推测KAI1基因的表达下调是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而且是病程早期至晚期的普遍事件,与Geradts等[5]对头颈部、肺、宫颈癌组织和Schindl等[6]对宫颈癌的研究结果6具有相似之处。有研究证实[7]:原发肿瘤中存在不同的异质性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