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影响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ID:15225758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影响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_第1页
影响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_第2页
影响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_第3页
影响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_第4页
影响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响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保证供应物品灭菌合格率达100%,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同种化学指示卡在受到不同因素干扰后,按正确的操作常规进行灭菌监测对照试验。结果正常组不受干扰的包内指示卡变色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受油浸组的包内指示卡合格率为83.33%,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受水湿组的包内指示卡合格率为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结论包内化学指示卡灭菌后的颜色变化受油浸、水湿因素的干扰较大而与灭菌质量无关,灭菌物品合格,灭菌成功。【关键词】消毒;灭菌;质量控制  国家卫生部在《消毒

2、技术规范》中要求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其监测方法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在消毒包内放置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是化学指示剂应用于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反映灭菌效果,方便快捷,但受影响因素多,误差大[1],其最大误差可达25%[2],导致变色有深浅而常造成人为判断失误,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为使化学指示卡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准确的判断信息,我们对受不同因素干扰的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0影响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摘要】目

3、的保证供应物品灭菌合格率达100%,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同种化学指示卡在受到不同因素干扰后,按正确的操作常规进行灭菌监测对照试验。结果正常组不受干扰的包内指示卡变色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受油浸组的包内指示卡合格率为83.33%,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受水湿组的包内指示卡合格率为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结论包内化学指示卡灭菌后的颜色变化受油浸、水湿因素的干扰较大而与灭菌质量无关,灭菌物品合格,灭菌成功。【关键词】消毒;灭菌;质量控制  国家卫生部在《消毒技术规范》中要求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其监测方

4、法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在消毒包内放置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是化学指示剂应用于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反映灭菌效果,方便快捷,但受影响因素多,误差大[1],其最大误差可达25%[2],导致变色有深浅而常造成人为判断失误,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为使化学指示卡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准确的判断信息,我们对受不同因素干扰的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0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山东新华生产的XG1.DWB-1.2B机动门卫生级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一

5、台,3M公司提供的1250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90片,3M公司提供的ATCC7953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240片,留点湿度计5支,由100%的脱脂纯棉布做成的敷料包(25cm×30cm×30cm)5个,56℃恒温培养锅1个。  1.2方法  1.2.1测试前对灭菌器先进行常规灭菌效果的监测,包括工艺监测、B-D试验及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以确保灭菌器的有效性。  1.2.2取90片化学指示卡,30片浸水(每次根据监测情况浸1~2片,在不同时间分18次监测)成表面有水迹,30片浸油(每次根据监测情况浸1~2片,在不同时间分18次监测)成表面有

6、油迹,30片为正常指示卡。由100%的脱脂纯棉布制作的标准敷料包5个,每个包放置留点温度计1支、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2片(分别放入纸袋内)、指示卡1片,指示卡与留点温度计隔离放置。  1.2.310灭菌器分上、中、下3层,把放有不同监测材料的标准敷料包置于灭菌器中不同点,分别是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前、下层中、下层后共5个点。  1.2.4灭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真空度为0.080MPa,脉动3次,温度132~134℃,工作压力0.21MPa,灭菌时间8min,干燥6min。  1.2.5指示卡有效性检测每次检测前对灭菌器进行B-D试验,B

7、-D试验合格后方进行灭菌。灭菌完毕,立即取出监测材料,平视观察化学指示卡颜色的变化情况并作记录,留点温度计的温度在设定温度以上为试验有效,否则试验无效;化学指示卡与标准色块比较变色达标准黑色或以上为灭菌合格,变色偏浅、变色模糊或变色不均匀都视为变色失败;菌片分别作标记,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基为本院自配,临床常规使用的分装管式肉汤。本观察设置了试验用培养分装管式肉汤,每次试验作生物监测时,设置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灭菌前、后生物监测对照组,即把未灭菌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灭菌后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在无菌状态下分别放置于已配制好的管

8、式肉汤内,然后把放有菌片的管式肉汤置于56℃恒温培养锅内,7天观察结果,若管内肉汤变混浊、有沉淀物或有絮状物为有菌生长,肉汤清澈透明为无菌生长。  2结果10  本组每项30份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