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50例临床观察

归脾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50例临床观察

ID:15226189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归脾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5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归脾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5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归脾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5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归脾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5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归脾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50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脾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5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归脾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50例临床观察作者:李利军于之敬郭明 甘丽燕赵彦芬【关键词】视神经萎缩归脾汤心脾两虚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视神经纤维退行性变,导致视觉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视乳头颜色变淡或苍白、视力下降和视野改变,甚至视觉功能完全丧失,属难治疾病。2003—2006年,我们采用归脾汤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50例(87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来自河北省邯郸中华堂中医疑难病研究所门诊部中医眼科,共50例87眼,其中男36例63眼,女14例24眼;病

2、程最短1个月,最长6年;年龄最小6岁,最大74岁。病因分布:血液循环障碍性萎缩9例12眼,视神经炎后萎缩18例32眼,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7例14眼,外伤性视神经萎缩4例7眼,退行性视神经萎缩12例22眼。6  1.2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临床眼科学》[1]、《眼科临床实践》[2]视神经萎缩的相关标准制订:①脊髓结核、颅内肿瘤、球后视神经炎及外伤史;②视力(视力表采用国际“E”字形视力表测定)明显下降或失明;③视乳头边界清晰,苍白色,生理凹陷扩大,筛板孔清晰可见,血管变细;④视野向心性缩小,眼电生理波

3、幅减低,甚至接近直线;⑤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为视神经炎及水肿所致,视乳头边界模糊,筛板孔不清,视网膜可见色素沉着,血管变细;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不见荧光显影。具备①~⑤项即可诊断。  1.3治疗方法予归脾汤加味。药物组成:白术15g,茯苓10g,黄芪12g,龙眼肉30g,炒酸枣仁20g,人参6g,木香3g,炙甘草5g,当归15g,远志5g。辨证加减:兼肝肾不足加熟地黄15g、枸杞子15g、沙苑子10g;兼肝气郁滞加柴胡10g、青皮6g;化热加牡丹皮10g、栀子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日为1个

4、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4疗效标准(自拟)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视盘颜色转红润,眼电生理恢复或基本恢复。视功能测定:黑目蒙、光感、手动及一尺内数指上升至0.02和以上,0.02上升至0.1和以上,0.03~0.05上升至0.2和以上,0.06~0.08上升至0.3和以上,0.09~0.1上升0.4和以上,0.1以上者增加3~4行以上,视野>30°6。进步: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视盘颜色好转,眼电生理有所恢复,视力进步但未达到显效者,视野恢复10°以上,但<30°。无效:中

5、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视功能无恢复者。总有效=显效+进步。  2结果  2.1疗效观察本组50例87眼,显效22眼,占25.3%;进步52眼,占59.8%;无效13眼,占14.9%。总有效率85.1%。  2.2病程与疗效的关系见表1。  表1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略)  与≥1年比较,P<0.05  由表1可见,病程<1年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病程≥1年者(P<0.05),说明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2.3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见表2。  表2疗程与疗效的关系(略)6  与1个疗程比较,P

6、<0.05  由表2可见,50例87患眼中,统计治疗3个疗程的39例61眼(为避免同一年龄段病例所占比例较大,所选病例基本按老、中、幼3个年龄段平均分配,未统计全部病例),显效率随疗程增加而逐步提高(P<0.05)。  3讨论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视神经纤维退行性变,导致视觉功能障碍的疾病。病因多种多样,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青盲的范畴。历代医家多以肝肾两亏或肝气郁结为主要病机,笔者认为该本病与心脾二脏关系密切,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血者,皆属而于心。”“心之合脉也。”“

7、诸脉者皆属于目。”[3]《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3]  由此可知,心主全身〈血脉,脉中之血受心气推动,循环全身,上输于目,目受血养才能维持视觉。李东垣《兰室秘藏》以《内经》为基础进一步阐述说:“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4]指出了眼赖脾之精气供养的关系。近代眼科名家韦文贵、庞赞襄老中医在治疗视神经萎缩时分别提出了要重视脾胃及心脾两虚对本病的影响,如韦老在治疗本病时指出“6在治疗时要

8、重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久药易伤脾,过劳易伤气,脾虚气弱,中气不足,直接影响精血的上承和清窍的充养。”[5]特别是庞老在治疗该病时提出:“由于渴望复明,忧思伤及心脾,心神过劳,心阴暗耗,以至心脾两虚,目系失气血所养,盲而不明。”[6]由此可见,患者病程越久,越易导致心脾两虚之病机的形成。我们参照以上述诸家论述结合多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确立了以健脾养心为基本治则,拟定归脾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归脾汤原为治疗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而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少食、体倦、面色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