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的文化背景及宋初词人之略说

宋初的文化背景及宋初词人之略说

ID:15240696

大小:4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2

宋初的文化背景及宋初词人之略说_第1页
宋初的文化背景及宋初词人之略说_第2页
宋初的文化背景及宋初词人之略说_第3页
宋初的文化背景及宋初词人之略说_第4页
宋初的文化背景及宋初词人之略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初的文化背景及宋初词人之略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宋初的文化背景及宋初词人之略说一、宋初的文化背景宋承周祚,公元960年,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开启了大宋江山的三百年基业。赵匡胤生在后唐天成二年(927),《宋史》说他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这是史家说开国皇帝的旧套,不过说他做皇帝早有预兆。不知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是否预示他赵家能做得天下三百年?赵氏开基,与历代不同,虽然是“兵变”,可基本上是兵不血刃就夺了天下。得起来容易守起来就难,赵氏有其先天的不足。若王夫之《宋论》中说:“权不重,故不敢以兵威劫远人;望不隆,故不敢以诛夷待勋旧;学不夙,

2、古不敢以智慧轻儒素;恩不洽,故不敢以苛法督吏民。”有此“先天不足”,而赵氏能受非常之命,终以一统天下,垂及百年,而世称盛治者何?用王夫之的话说是“唯其惧也”!“惧以生慎,慎以生俭,俭以生慈,慈以生和,和以生文。”(《宋论》)赵氏江山能绵延三百年,应从其“文治”的功夫看,盖与宋祖生时异香不散、金体不变没有多大关系。宋代一则笔记里说“太祖少亲戎事,性好艺文”(《宋朝事实类苑》引《傅简公佳话》),从史乘所载来看,太祖好读书,重儒士,是公认的。如他曾说过:“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涑水旧闻》)“作宰相当

3、须用儒者。”(《文正公笔录》)又,宋初太祖要改年号,要求宰臣找“古来未尝有者”用之,宰臣建议用“乾德”为号。乾德三年平蜀,在一面镜子上,太祖看到有“乾德四年铸”的字样,他怪而问宰相,皆不能对。乃召学士陶谷、窦仪问之,窦仪说,蜀主曾有此号。太祖因而说“作宰相须是读书人!”从此大重儒臣矣(《宋朝事实类苑》卷第一)。又,陆游《避暑漫抄》载:艺祖(即赵匡胤)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

4、相承,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泄漏。虽腹心大臣……亦不知也。靖康之变,兵人入庙,悉取礼乐祭祀诸法物而去,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止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见《说郛三种》四第1784页)第一条是说不杀柴家人,也见得太祖之仁,也见得太祖之愧。夺了人家天下,而能优厚其子孙,也算他宽缓不苛。第三条只是强调前两条之必须遵守。第二条遂关文治之旨矣!优厚文人士大夫的政策,使得有宋一代的文人得以成为真正的文人。除了平定南方和统一中

5、原以外,宋初帝王几无武功可言。政治上是保守的,军事上是无力的。时人已无初、盛唐时建功立业之心志与胆魄,时代精神完全由外张而转为内敛。宋初几代皇帝,皆在文化建设上颇下功夫,如倡读书,重文士,以使宋初文人之学问远比唐人丰富,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儒释道等无所不包,文人即学者,学者亦文人。从文艺创作的心态言,亦与整个文化大背景同,是以向内收敛为要旨。赵氏立国,有五代一批文人人宋,如徐铉、杨徽之、李肪等,皆三四十岁人,五代柔弱之风既已定型,又兼明哲保身,不思张扬,故其作诗也,或取悦君王,粉饰太平而应制;或吟玩性情,自我愉悦而酬唱,盖无

6、多少艺术价值可言。宋初应制唱和之诗极盛行,这一方面有如上所说是文人明哲保身、取悦君王的原因;一方面也是因为君王颇好此道,每加提倡。应制献诗,自多取悦之心;臣僚酬唱,率吟闲适之情。宋初有三馆,即史馆、昭文院、集贤馆,三馆为储才之地,故文人一登馆职,遂为名流。且馆阁学士与翰林学士知制诰均为皇帝近臣,位重而责轻,禄厚而身闲。宋初文人的生活境界是居重位而养闲情,唐人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政治责任感,在这里不为所重。这里是“自喜身无事,闲吟适性情”。(《二李唱和集》)宋朝立国之后出生的一批诗人,顺着宋初唱和诗的路子,结成了

7、一部《西昆酬唱集》,虽无五代衰飒之气,但也不过是以华丽的词句作消遣的玩意儿而已。内敛的柔弱无改,新鲜的气象安在?尽管欧阳修《六一诗话》说“自西昆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可细读来,也不过是由宋初的仿效白乐天变为仿效李义山而已。争奇逞妍,铺锦列绣,在李义山的“衣服”上再加浓饰重彩,却把李义山的“灵魂”丢了。那种内敛的”温柔”,在宋初的诗里头,真是让人看着没劲,建安以来的风骨气象都没了。倒是“窈眇宜修”的词,在那种内敛的创作心态下,给予抒写幽约细美的内心情感,提供了一种极方便又极恰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小小的歌词,在有宋一代,

8、开始出人头地了。二、宋初词人之略说太祖赵匡胤重艺文,也颇喜欢小词,平蜀后,曾召花间词的代表人物欧阳炯到宫中演奏长笛。此事后以大臣谏阻而止,但以此或知太祖对西蜀词曲的喜爱,大概是鉴于西蜀君臣耽于娱乐而亡国的教训才有所克制的吧。宋初词坛,在晏殊之前,颇显沉寂,二三子偶一为之,也多是唐五代以来的旧套,消散一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