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

ID:15299767

大小:26.9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2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_第1页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_第2页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_第3页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_第4页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32交流平台CommunicationPlatform毕????磊1,邱凌峰2(1.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福州????350003;2.福州龙源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福州????350002)摘??要:我国目前有90%的城市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河道治理问题已提上日程。而随着截污工程的引入,底泥的二次污染问题就成为影响河水水质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简要分析了底泥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性,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学者对底泥中有机物污染修复治理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关键词:底泥污染物;原位修复;异位修复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

2、6-5377(2010)11-0032-04TreatmentTechnologiesofRemediationforContaminatedSedimentinRiversBILei,QIULing-feng底泥是由粘土、粉砂、砂、有机物或各种矿物质组成的沉积于水体底部区域的泥状物。对于河道而言,底泥主要来源于土壤的侵蚀作用、动植物机体的分解以及排入河道的污水中所含的颗粒物。作为河流、湖泊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库,底泥不仅可以直接反映水体的污染历———————————————————————————————————————————————史,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底泥中的污染物也可以通过解吸、溶解、

3、生物分解等作用,向上覆水体释放各种污染物,是水体二次污染的重要来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底泥污染治理也是城市河流、湖泊、港湾等水体污染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和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癌”、“致畸”、“致突变”的严重危害。近年来,国内外的很多港湾、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均被检测到不同程度二英类POPs污染。含有这些毒性物质的底泥能直接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同时又能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方式间接对人体健康和其他生物产生潜在威胁。污染底泥的现状调查、修复、处理与处置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我国的长江、太湖、珠江、香港等地区的河流、湖泊、河口底泥沉积物受到二英类等POPs污染的报

4、道也日益增多。2污染底泥的治理方法对于河道、湖泊、港湾等水体底泥污染的控制,既可采用固定的方法阻止污染物,以防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也可采用各种处理方法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毒性。污染底泥的修复可以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2.1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技术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技术,是指在不通过疏浚,就在原位进行污染物治理的技术。原位修复技术主要有:原位掩蔽技术、原位化学处理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1底泥主要污染物———————————————————————————————————————————————底泥中的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营养元素、POPs(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不仅具有难降解、生物蓄

5、积、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内分泌毒性和抑制免疫效应等特性,而且极易吸附于悬浮颗粒物上,并可随之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通过大气沉降回到地表水体或土壤,进入河道、湖泊,并最终在底泥中大量积累。因此,底泥是POPs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库。这些POPs可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处于最高营养级的人类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致中国环保产业2010.112.1.1原位掩蔽技术原位掩蔽技术是在污染的底泥上放置一层或多层覆盖物,使污染底泥与水体隔离,防止底泥污染物向水体迁移。采用的覆盖物主要有未污染的底泥、沙、砾石或一些复杂的人造地基材料等。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掩蔽技术能有效防止底泥中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

6、Hs)及重金属进入水体而造成二次污染,对水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掩蔽也存在工程量大、需要大量的清洁泥沙等问题。同时掩蔽还会增加底泥的量,使水体库容变小,因此不适用于浅水和对水深有一定要求的水域。此外,底泥中污染物并未被清除,仍存在于水体中。2003年秋天,在美国的AnacostiaRiver,分别将活性材料AQUABLOKTM[1](该材料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治理河流受污染底泥的示范工程中已有应用),磷灰石和焦炭作为主体材料应用于该河段受污染底泥的治理,其中,磷灰石主要针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而焦炭则针对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如PCB,PAH等。薛传东[2]——————————————————

7、—————————————————————————————等人选用富含粘土矿物、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天然矿物的红土适量添加粉煤灰,经活化、改性处理后用于污染河道底泥的掩蔽,发现一方面可吸附上覆水体中的营养盐,另一方面可阻止水体底泥界面附近的营养物及有毒有害有机物的扩散迁移。此方法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则是一套廉价易行、以废治废的可行技术。2.1.2原位化学处理技术原位化学处理通常是向受污染沉积物中投加媒制剂或化学药剂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