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作品注解

米芾书法作品注解

ID:15317225

大小:28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米芾书法作品注解_第1页
米芾书法作品注解_第2页
米芾书法作品注解_第3页
米芾书法作品注解_第4页
米芾书法作品注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米芾书法作品注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擬古》  青松勁挺姿,凌霄耻屈盤。種種出枝葉,牽連上松端。秋花起絳jiàng煙,旖yǐ旎nǐ雲錦殷。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見吐子效,鶴疑縮頸還。青松本無華,安得保歲寒。龜鶴年壽齊,羽介所託殊。種種是靈物,相得忘形軀。鶴有沖霄心,龜厭曳yè尾居。以竹兩附口,相將上雲衢qú。報汝rǔ慎勿語,一語墮duò泥塗。《吳江垂虹亭作》  斷雲一片洞庭帆,玉破鱸魚金(霜)破柑。好作新詩繼桑苧,垂虹秋色滿東南。泛泛五湖霜氣清,漫漫不辨水天形。何須織女支機石,且戲常娥稱客星。時為湖州之行《入境寄集賢林舍人》  揚帆載月遠相過,佳氣蔥蔥聽頌歌。路不拾遺知政肅,野

2、多滯穗是時和。天分秋暑資吟興,晴獻溪山入野哦。便捉蟾蜍共研墨,綵牋jiān書盡剪江波。《重九會郡樓》  山清氣爽九秋天,黃菊紅茱滿泛船。千里結言寧有後,群賢畢至猥wèi居前。杜郎閑客今焉是,謝守風流古所傳。獨把秋英緣底事,老來情味向詩偏。《和林公峴山之作》  皎皎中天月,團團徑千里。震澤乃一水,所占已過二。娑羅即峴山,謬miù云形大地。地惟東吳偏。山水古佳麗。中有皎皎人,瓊衣玉為餌。位維列仙長。學與千年對。幽操久獨處。迢迢tiáo願招類。金颸sī帶秋威。欻xū逐雲檣至。朝隮jī輿yú馭yù飆biāo。暮返光浮袂。雲盲有風□。蟾餮tiè有刀利。亭亭

3、太陰宮。無乃瞻星氣。興深夷險一。理洞軒裳偽。紛紛夸俗勞。坦坦忘懷易。浩浩將我行。蠢蠢須公起。《送王渙之彥舟》  集英春殿鳴捎歇。神武天臨光下徹。鴻臚lú初唱第一聲。白面玉郎年十八。神武樂育天下造。不便敲枰使傳道。衣錦東南第一州。棘璧湖山兩清照。襄陽野老漁竿客。不愛紛華愛泉石。相逢不約約無逆。輿握古書同岸幘zé。淫朋嬖黨初相慕。濯zhuó髮洒心求易慮。翩翩遼鶴雲中侶。土苴jū尫wāng鴟chī那一顧。邇ěr(業)來器業何深至。湛湛具區無底沚zhǐ。可怜一點終不易。枉駕殷勤尋漫仕。漫仕平生四方走。多與英才並肩肘。少有俳辭能罵鬼。老學鴟夷漫存口。一官聊

4、具三徑資。取捨殊塗莫迴首。元祐戊辰九月廿三日。溪堂米敝fú記。題識:增城嗜書,又好米南宮書,余在長安得蜀素摹本,嘗與增城言米書無第二,但恨真跡不可得耳。□二十餘年,竟為增城有……猶有蜀素存米者,幸逭鬱攸獻晉卿。堪與漁村為合璧,似爭蘭畹擅連城。書雖涉放原歸整,□固云顛頗具英。磬折幽光非謬譽,謂獅捉象是精評。  癸卯仲春上澣  御題此米芾蜀素真蹟卷為大學士傅恒舊藏,壬寅冬其子額附福隆安家不戒於火,而是卷適以付裝獲全,因進入內府,即提什紀其事。今春其孫豐伸濟倫家復遭祝融之厄,傳是卷不早入石渠焉,知不為丁甲下取洵乎。翰墨因緣,流傳有數,藝林名蹟,當有神物

5、護持,不可思議耳。戊申孟夏御識。  臣董浩奉敕敬書跋文:顧從之:蜀素一卷乃慶曆四年甲申東川所造,東園邵子中藏於家二十餘年,至熙寧元年戊申裝褫成卷。先記其尾,虛其首,以將屬善書者。慶曆至熙寧二十餘年矣,至熙寧八年乙卯胡完夫、徐道淵、閭丘公顯觀於子中家,展轉數遍,亦題其尾,尚其素也。至元祐三年戊辰始為米溪堂書,熙寧至元祐又幾二十幾年矣,子中、完夫諸公愛其素如此,不知諸公及見溪堂之詞翰否乎?評議:清王澍:風神秀拔,仙姿絕世,去鴻堂本萬倍,為米老行書第一。                            概述:蜀素帖為絹本,米芾書於元祐三年(一○八

6、八)九月二十三日,計五五六字,縱二七‧八公分,橫二七○‧八公分,今收藏於台北故宮。與苕溪詩卷同為米芾中年時期成熟作品。前有董其昌題識及清高宗是七言詩一首。後有沈周、祝允明、文徵明、顧從義、王衡、董其昌及高士奇等諸家跋語。明朝時曾為汪宗道、吳廷、顧從義所藏,董其昌將之刻入戲鴻堂帖。清代則經王鴻緒、高士奇、傅恆收藏。該帖書於絹織的質地上,上有『烏絲欄』,亦是織出來的  转自 张庆http://blog.freehead.com/?57113/viewspace-61882相关知识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

7、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  北宋时,蜀地(四川)生产一种质地精良的本色绢,称为蜀素。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裱成一个长卷,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只在卷尾写了几句话,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题诗,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米芾三十八岁时,米芾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般,他在上面题了自作五七言八首诗,这就是《蜀素帖》

8、。此卷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此卷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