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谈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ID:15318082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2

谈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1页
谈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2页
谈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3页
谈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4页
谈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数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学科,对于中职学生来讲,他们的问题意识非常薄弱。本文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结合文献资料,对自己所在中职学校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进行实际调查,分析成因,并提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数学问题意识  一、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  为了切实了解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笔者通过对瑞安市职业中专教育集团学校的部分学生及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习惯被动接受知识,提问能力令人担忧。

2、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图表纵坐标数据为人数所占比例%)  1.在数学课上你经常提问吗?  ■  2.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经常质疑吗?  ■  从上面的统计结果中我们看出,只有12.7%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做到不懂就问,而极少问或甚至从来不问的学生占41.8%;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有17.8%的学生会经常认真思考,大胆质疑,而极少质疑或从来不质疑的学生占了50.6%,说明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解决问题的动机不强。  3.你现在为什么很少向老师提问?  ■  4.你认为向老师提问的最

3、大障碍是什么?  ■  5.当你与老师或同学的见解不同时,你会怎么做?  ■  从上面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不是绝对没有问题可问,出于“怕老师批评”或“怕同学嘲笑”等原因,学生不愿问、不敢问或不想问,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便对某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时,多数学生也选择接受教师或同学的意见,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与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更是相去甚远。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如何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中职教师调查与访谈情况  

4、在对中职教师的调查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同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通常会怎么做?教师们对于此问题回答如下:  ■  结合教师访谈和上面的统计结果也可看出,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在多数情况下会让其他学生来回答或教师自己讲解,不再留时间给出错的学生继续思考。  此外,教师指出,“学数学有什么用”这个想法一直困扰着中职学生。中职学生学习数学很少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学生习惯性地等教师发问,学生课下或自习课上提问的也不太多。种种现状都反映出中职学生缺乏数学问题意识。  二、中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薄弱的成因 

5、 根据统计的数据,结合访谈分析,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与学方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出于责任心,教师讲课面面俱到,滴水不漏,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喂”给学生,从教材内容到课后练习都清清楚楚地告诉学生,而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一般不再给该生进一步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学生主要是接受式学习,他们往往只满足于听懂教师所授内容,记住结论就行了,不会去问“为什么”。学生通过反复强化训练,会解题了,就认为是学会了。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

6、知识,即使偶尔产生质疑,也不知如何去问,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产生。  (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调查和访谈中发现,越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相对就更严重。很多学生不能及时提出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够。对学生来讲,知识储备愈丰富,他们对知识迁移运用的可能性愈大,求知欲也就愈大,就越能提出问题。另外,学生本身的心理状况也有很大影响,一般年级越高,学生就越矜持,提问的胆子就越小。  (三)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学评价应该是一个广义范畴,但在现

7、实的教育教学中,它却被考试的分数所代替,大多数学校都把评价教师绩效的主要依据放在学生考试的分数上,这样就导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最关心学生的成绩,而至于学生是否有问题意识也就无暇顾及了。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就形成了重视标准答案、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漠视学生质疑精神的局面,最终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此外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家庭文化背景等,也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起着制约作用。许多学生为了做家长和教师的“乖宝宝”“好学生”,不敢犯上,久而久之,连偶尔闪现的思想火花也湮灭了。  三、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

8、意识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要给予热情鼓励,挖掘其可贵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