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ID:1532315

大小:985.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7-11-12

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1页
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2页
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3页
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4页
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⑴古代中国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⑵经济结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总和。⑶联系: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繁荣前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提供商品与市场,商业的进步,调整刺激、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必然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

2、征。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课程标准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早期农业的出现1.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简单模仿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耜耕)时代商周时期春秋时期青铜农具灌溉、施肥、治虫铁农具牛耕战国时代铁农具牛耕(器件小、范围小)(器件大、范围大)变化原因:农具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成熟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回顾基础机器犁曲辕

3、犁铁锄骨耜石斧名称所处时代现代古代远古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机械化耕作铁犁牛耕石器锄耕一两年两三年连续耕作农业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①是由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决定的②封建社会中后期人多地少局面的促使阶段特点耕作技术耕作工具耕作制度其它农书春秋战国和秦汉出现精’垄作法(代田法区田法)犁壁耧车耦犁以连年种植制为主《氾胜之书》魏晋南北朝北方精’日臻成熟耕耙耱技术一年一熟为主江南开发《齐民要术》隋唐时期精’继续发展南方育秧移栽曲辕犁筒车一年一熟为主宋元时期精’全面成熟耧锄高转筒车

4、南方稻麦复种制出现农作物品种交流广泛(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南宋)《农桑辑要》明清时期精’继续发展施肥、耕作技术都有更大提高风力水车多熟制引进玉米、甘薯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1、概念3、特点:2、形成条件⑴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⑵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⑴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⑵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⑶落后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影响发展的因素:⑵不利因素:①

5、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⑴有利因素:①有一定的技术基础:铁犁牛耕的普及②有一定的积极性: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③有限的土地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精耕细作④历代统治者的重农政策。5、地位和影响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②小农经济是我

6、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④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6、评价:消极: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积极:条件①铁犁牛

7、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形成时间:春秋战国①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作用和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①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②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③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地位:小农经济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方式是:A.刀耕火种B.小农经济C.石器锄耕D

8、.铁犁牛耕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末期D.秦汉时期3.下列关于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造了曲辕犁B.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C.南方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D.开始使用耦犁和犁耕法沙场演练DCD4.(2006年上海历史卷)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