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分析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分析

ID:15334624

大小:3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分析_第1页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分析_第2页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分析_第3页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分析_第4页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分析    郭巧云    【摘要】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设立该制度的内在动因和对该制度产生一定社会效用的期待。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取向有独特的内涵,具有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均衡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刑罚轻缓化以及恢复社会正义等价值。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人权保障 恢复正义 和谐社会    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设立该制度的内在动因和对该制度产生一定社会效用的期待。按照庞德的观点,法律科学的各种价值准则应适应当时的法学任务,符合一定时期的社会理想,并“通过经验来发现并通过理性来发展调整关系和安排行为的

2、各种方式,使其在最少的阻碍和浪费的情况下给予整个利益方案以最大的效果”。①任何社会关系的调整或行为安排的背后总有对各种冲突和利益关系进行评价的某种准则,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也不例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指因犯罪而受到损害的被害人及其家属,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其他途径获得赔偿的,由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给予其一定的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不同于私立救助和社会救助,私立救助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由犯罪人赔偿,但现实情况是,多数犯罪分子无力赔偿;社会救助由于缺乏应有的规范,不是长久之计。承载着公众希望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

3、取向既要合乎刑事司法的价值目标,同时也要考虑社会环境及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对本国国民的保护是国家得以存在的基础,而国家对国民的保护首先体现在法律制度的制定上,即通过宪法和法律宣告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财产安全等行为的非法性并对该行为进行惩罚。就犯罪行为而言,国家首先应该确保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就已经很好地履行了保护公民的职责,尤其是在被害人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而陷入生活困顿,犯罪分子又没有赔偿能力之时。惩罚犯罪是对任何可能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一种法律上的警告,是一种静态意义的保护,是一种最基本的保

4、障。国家要全面履行保护国民的职责,还应当启动对国民的动态意义的保护,恢复被害人原有的生活状态。可见,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取向确立的过程就是协调国家与被害人及其他社会成员利益的关系。    国家责任说是西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重要理论依据,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社会契约论,保护刑事被害人是国家应尽的义务,国家未有效预防犯罪而导致被害人受到侵害,国家因此应承担赔偿的责任;二是国家在惩罚犯罪分子追究其刑事责任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犯罪人的赔偿能力,因此国家应弥补其赔偿能力的不足。②我国应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强化国家责任,协调国家

5、与个人的关系。在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放弃了私力救济,而由国家代为行使公力救济,对罪犯的起诉和惩罚成了国家的权力,作为与该权力相对等的国家的职责就是要承担起保护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职责。犯罪行为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犯,而这种侵犯的最直接体现是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侵犯,包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在某种程度上被害人因为犯罪行为遭受侵害和损失,源于国家没有尽到预防犯罪的职责,国家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设置表明国家对其应尽职责的进一步明确,可以强化国家责任,有利于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是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责任

6、存在的决定性因素。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用公共资源来弥补被害人的损害,是否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应当看到,除极少数案件外,犯罪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其他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这也是被害人受到侵害的根源所在。如果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得不到救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就会失衡,就会影响被害人及其他可能遭受犯罪侵害的国民对国家的信心,公共利益也会因此受到损害。③显而易见的是,用公共资源来弥补被害人的损害,不会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    均衡保障人权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目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应当把惩罚犯

7、罪与保障人权有机结合在一起,妥善加以协调,同时更应当认识到均衡人权保障的重要性。    刑事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经历了犯罪行为的整个过程,可以清晰地再现犯罪发生时的各种细节,这对于及时查清犯罪事实、惩罚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一部分被害人因为害怕犯罪分子入狱而没有赔偿能力,因此愿意与犯罪分子私了,而不愿诉诸法律,不愿报案,有的甚至是在公安司法机关立案后不予以配合,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惩罚犯罪这一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④因此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可以解除被害人的后顾之忧,缓和其报复情绪,提高其报案或控告的意愿,增强其配合公

8、安司法机关的主动性,有利于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刑事诉讼惩罚犯罪的目的。在惩罚犯罪上,被害人的利益与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