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

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

ID:15383918

大小:2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3

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_第1页
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_第2页
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_第3页
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_第4页
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汪世荣中国封建社会,职官管理制度是仅次于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律制度,内容丰富,环节完备.中国封建职官制度一方面重视统一性,从职官的选任,职务的履行,乃至致仕(退休),都有较完备的法律规定.另一方面,重视协调性,从制度本身的运行到程序与实体的有机结合,保证职官管理的运行,实施及效果.一,选官制度保障官吏的素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选官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选拔贤能,治理国家.无论战国至秦所实行的"因能授官"制度,还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所实行的科举制度

2、,都有其客观的任用标准.例如,"因能授官"主要以"力农","耕战"作为标准,任用官吏.而唐代任官考试的"身,言,书,判"四个标准,更有其客观性和完整性."身",取其体貌丰伟,要形象端庄;"言",取其言辞辩正,要能说会道;"书",取其楷法遒美,要书写规范;"判",取其文理优长,要文章合于逻辑推理.宋代以后,选官与任官合一,科举考试成为取得官职的正途,科举考试的某些制度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更显示出其客观性,地位也更突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科举选官制度,由于内容僵化,严重地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封建社会后

3、期所实行的"八股取仕",更在严重地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同时,无以保证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真正具有治国之才干.然而,从整体来看,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实行的科举制度,由于其具有"绝对公平的公开竞选","把考试和任用联系起来"的优点,①因此,科举制度的实行,在有效地笼络了各阶层士人的同时,确实为封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治国之才.科举考试的形式被英法等西方国家吸收,借签,由此而形成的文官制度,同样在当今西方国家的行政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科举考试中有一套严密的

4、防弊措施,以保证科举制度自身的健康运行.例如,科举考试中的搜身制度,糊名制度,誊写制度等等,有力地保证了考试的可行性及考试结果的客观性.其二,科举制度的实行从整体上保证了官吏的素质.在保证绝大多数官吏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有力地打击官吏队伍中的不法之徒,切实贯彻和实施吏治之法.其三,官吏的素质是决定国家管理效能的先决条件.官吏的素质首先保证了封建法律的切实贯彻,官吏的素质同时也保证了封建官吏主观上效忠封建国家与客观上高效能实行管理的统一.?.原载《研究生法学》1993年第1期(总第15期).??中国政

5、法大学研究生①徐道邻:《中国法制史论略>.一10—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看,科学的选官制度有赖于客观的选官标准的确立;吏治的清明有赖于科学的选官制度的实行对官吏整体素质的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则有赖于吏治的清明.从这一点出发,就不难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封建选官制度在职官管理立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难对中国封建选官制度作出客观的评价.二,回避制度防止官吏队伍的腐败由于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的特点,尤其是宗法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为主,商品经济极不发

6、达,使宗族,血缘关系在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的作用,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法律文化传统,影响广泛而深刻.一方面,中国封建统治者通过立法,严格维护宗族血缘关系,如继承制度,婚姻制度,以及历代不同程度上出现的官吏"荫子"制度等等,通过维护宗族血缘关系借以维护封建统治.另一方面,由于宗法血缘关系对封建统治具有很大的危害,使统治者不得不正视现实,采取对策,予以抑制和打击.回避制度就是封建国家为了防止宗族血缘关系导致官吏队伍腐败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如前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回避制度是在宗族血缘关系

7、严重危及封建统治秩序的情况下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宗族血缘关系危害封建统治秩序便成为回避制度建立的契机.早在汉代,由于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①的情形,严重地影响到封建政权的维护,所以建立了"三互法"回避制度.'三互法"的主要内容是,"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②此后,曹操针对东汉以来豪门大族,宦门世家对封建国家统治的严重危害,在继承了前代姻戚回避的同时,将回避扩大到一般亲属,由地方官扩大到中央官.随着封建统治经验的积累,开明的封建统治者对宗族血缘关系在国家

8、生活中潜在危害的认识不断加深.于是,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回避制度空前完善.例如,唐朝不但规定了同一机构内有统属关系的亲属须回避的内容,而且规定了地区回避.从唐开始,本地人不得在本地为官;到了宋朝,进一步确立了司法回避制度.根据《宋会要》,《庆元条法事类》规定,审判官与当事人有回避规定,奏劾按发者与被奏劾按发者有回避规定,一案的前审与再审者有回避规定,上下级司法官之间有回避规定.至明,清,回避制度已相当完备了.中国封建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