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2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2

ID:15394721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2_第1页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2_第2页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2_第3页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2_第4页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2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更多福建自考请访问:http://www.liexue.cn/zikao/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2)        自我形成的过程是:主我首先发展起来。客我则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得以出现,因为婴儿需要不断地领会社会对他们的期待。所以,他认为自我的发展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一系列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我不断地对变化着的客我作出反应。        他认为,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        模仿阶段        包括人生中最初的两年时间。在这个阶段,儿童仅仅从事他所说的与父母“手势交流”活动,模仿父母的动作。在这个时期,客我并没有真

2、正形成。        嬉戏阶段(扮演的阶段)        两岁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面,孩子开始从事角色借用(roletaking),也就是说把自己想象成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        最初,儿童借用的角色往往是和自己比较接近的人,比如小时侯经常的过家家,扮演父母的角色。穿高跟鞋。        群体游戏阶段        三四岁以后,儿童走出家庭,与更多的人和群体发生联系.儿童开始关注非家庭群体,并逐渐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发展起,了一般意义上的人们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的观念。他举了例子。打棒球,他们必须知道其他玩伴的行为并决定对这些行为

3、作出怎样的反应。再比如,小孩在家里的时候,每个人都让着他,然后他就以为在社会群体当中的规则也是如此,但是,当到了真正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他必然会逐渐了解到并非如此。        自我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是——反身性,就是说将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像他人一样地思考,像他人一样地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让我们能像他人检视我们一样地检视自己以及自己所做的事情。        第3个阶段中实际上还涉及了米德的另外一个概念——泛化的他人,实际上就是整个群体的态度。如果以打棒球为例,那么,球队的态度,就是泛化的他人。一个人能够摆脱扮演个别重要他人的角色,走入泛化的他人的角色,才有可能发展完整的自我

4、。        泛花的他人的概念让人感觉米德的观点把人的发展论述为一种顺从者,其实,不是这样的,他认为,泛化的他人有很多种,因为,人们处在不同的群体和组织当中。人们并不是要全盘地接受所有的泛化的他人。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更多福建自考请访问:http://www.liexue.cn/zikao/        其实,他的思想最终可以归结为一个东西:符号互动。姿势,语言都是符号,人们通过这些符号而与他们发生互动。        社会论        “社会”是米德的心理学理论的最后内容。按照他关于“冲动与理智”、“客我与主我”的逻辑,顺理成章,社会是自我与“他人(ot

5、hers)”互动的产物。        米德对社会的看法是建立在他对心灵与自我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1)米德认为,社会是人与人在互动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依赖于心灵,没有心灵的存在,个体之间就不能协调他们的行动。也就是说,没有心灵即语言和思维的存在,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协调行动。同时,社会依赖于自我,特别是能够从泛化的他人当中寻找自我的意思,没有自我,个体之间的行动也无法形成。        (2)与动物社会相比,米德认为,动物社会的个体行动仅仅是一种本能冲动,而人类社会的个体行动不仅仅是本能,而且更主要的是借助于语言进行反思和交流。        (3)人类社会组织的基

6、本原则是交往。在交往过程中采纳他人的态度、扮演某种角色,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就使得交往更加有价值。        (4)与动物社会相比,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的感受主要通过理解而获得的,社会对个体的行动也有制约作用。社会制度、社会文化也就成了制约个体行动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可概括为:生理性冲动和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是心灵的本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是自我的本质;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是社会的本质。所有的这些本质又通过作为符号性的行动外化于世。这种性质的行动就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因此,米德的心理学理论既不同于所谓纯客观的“刺激一反应”式的行为主

7、义,也不同于人文主义心理学坚持个人的内在经验,以描述和理解的方式去研究心理的奥秘。        术德的理论是种综合。这种综合不仅把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观性东西转变为客观,而皿以此作为客观地、科学地研究主观内在的经验的起点,最终地使研究模式既不是从外到外,也不是从内到内,而        是从外到内,重视动与静、个人与集体、历史与现时间的相互影响性的互动关系。因此,米德的综合所体现出的本质不是简单酌、折衷性的调和,而是在心理学研究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正是在这种革命的影响下,美国的社会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