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

ID:17438553

大小:3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31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_第1页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_第2页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_第3页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_第4页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8)        乔治·曼斯1910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1932年在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因偶然的机会而转向了社会学研究。1934年他与查尔斯·柯蒂斯合营了《帕雷托学说入门》。次年,霍曼斯以社会学学者身份加入“哈佛校友会”。霍曼斯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哈佛讲授社会学,曾出任过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64年当选美国社会学会主席。霍曼斯在从事社会学研究初期对功能主义兴趣较大,著有《人类群体》(1950)。后来,研究方向则转向交换论,著有《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返回到人》(1964)、《社会交换的性质》(1967)。 

2、       被得·M·布劳1918年2月出生于奥地利,21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1942年v布劳从伊利诺斯州的埃尔姆赫斯特学院社会学系毕业。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土学位。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73年出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并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市劳毕生致力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著作十分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论著有;《科层制的动力》(1955)、《社会整合理论》(1960)、《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互动:社会交换》(1968)、《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1971)、《不平等和异质性》(1977)。     

3、   社会交换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社会学界逐渐兴盛、流行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分析、理解人际间大多数行为之最佳方法是将行为当作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商品和服务来交换。这些商品和服务既包括食品、住房等有形之物,也包括社会认同、同情、伶悯之类的无形之物。人们的选择往往是将其能够分享的物品进行交换。而人们又是在权衡了行动过程之利弊得失并选择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之后才有所行为的,也就是说人在交换这种互动过程之中是”理性“的。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有三个重要特征或组成部分:第一,它直接借用了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交换概念并将其扩展到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动当中,第二,它是行为

4、主义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混合体;第三,它把社会交换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的表达。        随着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许多命题、观点日益为社会科学家们所接受,尤其是在现代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更受重视并得到应用。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奠基人是乔治·霍曼斯,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被得·布劳和理查德·爱默森两位美国社会学家。其中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着眼于个人层次上对个人行为的解释,一般称之为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理论侧重于探索从人际互动的交换过程到支配社区与社会复杂结构的交换过程,可称之为社会结构交换论;受默森把网络分析技术应用于交换理论,一般称

5、为社会交换网络分析。        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        第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商品之间的交换是自古到今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参加交换的各方都期望从中获得报酬或利益,也就获得是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这是人类的本性,它“为人类所特有,而在其它动物中是找不到的。”马克思也认为,物质交往是物质生产得以实现的前提,物质生产从来就是社会性的生产,它必须以许多个人共同活动为前提,而这种共同活动只有通过物质交往才能实现。所以,离开了物质交往不可能有物质生产。霍曼斯发展了斯密和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认为

6、交换不仅仅产生经济关系,交换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交换产生整个社会关系,并由此形成社会结构。        第二,文化人类学家的交换思想。弗雷泽认为,社会交换包括职位的交换,而这种交换也与宗教仪式、文化习俗息息相关,意大利阿里奇亚内米湖人为了获得祭司职位必先破坏自己前任祭司所保护的橡树树枝后再杀死他就是一个奇特而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特洛布瑞安人的礼物“大多数是要求回偿的,只有丈夫定期给妻子的礼物却是无偿的”。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研究使得霍曼斯坚信交换是所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类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经济上的物物交换,在此基础上已经发展为非物质方面的社

7、会交换,交换成为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通过交换可以揭示初民社会的社会结构。        第三,斯金纳的个体主义心理学思想。斯金纳认为,对人的行为研究应当专注于对其行为的检验与控制以及影响行为的条件,而不能仅仅只关注情感、价值和目标等。通过对“鸽子以及老鼠的研究”,斯金纳发现动物接受某种报酬或奖励以后就会愿意重复某种特定的动作,而当报酬或奖励取消以后动物趋向报酬的反映就会消退。由此可以发现动物的行动纯粹是一种“刺激反映行动”而不是一种“内省行动”。在他看来,人的行为首先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刺激反应,人也会寻求酬赏而避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