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灌注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中药熏洗灌注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ID:15411863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中药熏洗灌注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中药熏洗灌注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中药熏洗灌注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中药熏洗灌注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熏洗灌注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熏洗灌注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毕恩旭、范军伟摘要目的评价中药熏洗在治疗肛周脓肿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采用中药熏洗灌注配合负压双套管引流;对照组35例,采用生理盐水纱条引流,就术后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分析。结果肛周脓肿根治术后应用中药熏洗灌注配合负压双套管引流提高了愈合率,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结论中药熏洗灌注配合负压双套管引流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是高位肛周脓肿根治术后引流有效的方法之一。关键词中药;负压双套管;高位肛周脓肿;引流高位肛周脓肿是指病灶位于

2、提肛肌以上距肛缘5-7cm的脓肿,由于位置在肛直肠环以上,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高位肛周脓肿病人,对术后引流方法进行改进,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7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男50例,女20例,年龄12~65岁,平均36岁。病程2~9d,平均5d。直肠后间隙脓肿20例,直肠后间隙脓肿并左侧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0例,并右侧骨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左右双侧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7例,直肠后间隙脓肿并直肠黏膜下脓肿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均有可比性

3、(P>0.05)。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灌注配合负压双套管引流,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纱条引流。1.2方法1.2.1治疗组施腰硬联合麻醉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首先指诊探查内口,一般表现为脓肿最高处相应点位肛窦凹陷,变硬,肛镜下见肛窦充血或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用探针由切口内逐步探查,找出内口,彻底破坏内口以及周围的炎性组织,切开或切除较厚的脓腔壁[1]。对有怀疑的肛窦,也做同样的处理,手术以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打开脓腔,引流脓液,彻底破坏脓腔的间隔,消灭死腔为主要目的,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分别彻底冲洗脓腔,对双侧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主要观察是否与直肠后

4、间隙及坐骨直肠间隙相通,或与黏膜下间隙相通,找出内口后做一次性切开内外口,刮匙搔刮腐烂坏死组织,修剪切口皮缘,创面呈放射状敞开,各脓腔分别留置双套管,将引流管部分从切口置入脓腔基底部,长短适宜后用丝线系住引流管并固定于切口外缘上。棉垫包扎丁字带固定.术后24h控制排便,禁食6h后改普食,给予抗炎补液对症治疗,每天大便后嘱用中药药液于患处先熏后洗,再用药液经引流管持续冲洗脓腔约15分钟,冲洗结束后外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后无菌敷料保护创面并接负压引流球。创面干净后拔除负压双套管,换药至愈合。对照组 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后放入生理盐水纱条引流,术后每天换药至愈合

5、。1.2.2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后放人生理盐水纱条引流,术后每天换药至愈合。二组病例均术后常规口服地奥司明0.5g,bid,以减轻局部水肿。1.3负压双套管的制作负压双套管由负压球和引流管两部分组成,负压球部分容量为200mL,负压值范围为30~40kPa,在其引流管前端用剪刀在不同侧面切3至4个切口,将头皮针输液管从切口中穿入,稍高于粗段,固定。1.4中药冲洗1.4.1中药冲洗液组方[2]早期冲洗方剂(1~3d)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方剂如下:土茯苓30g、板蓝根30g、大青叶30g、蒲公英30g、白芨20g、甘草10g、地榆20g、紫草20g。

6、中后期方剂(﹥3d)以清热祛湿、益气生肌为主,方剂如下:黄柏20g,黄芪20g,龙胆草30g,泽泻20g,蒲公英30g,当归20g,生地20g。1.4.2用药方法中医加水浸泡1小时后,煮开后再煎15分钟取汁600ml备用。将300ml药液放入熏洗仪中,于患处先熏后洗,再用剩余的300ml药液持续冲洗脓腔约15分钟,最后接负压引流球。1.5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观察脓肿复发率、术后肛瘘形成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病灶彻底清除,创面愈合;②好转: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病灶基本清除;③未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病

7、灶存在或后遗肛瘘。1.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两组脓肿复发率、术后肛瘘形成率比较均采用x检验。2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情况见表1。与引流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引流组(P<0.05)。两组术后无一例发生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等。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组别例数脓肿复发肛瘘形成创面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例数发生率(%)例数发生率(%)治疗组对照组35351372

8、01382318.3±2.227.5±1.413.3±0.825.4±2.2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