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转载)

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转载)

ID:15432386

大小:8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3

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转载)_第1页
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转载)_第2页
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转载)_第3页
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转载)_第4页
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转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转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表2-9北京及邻近地区强震(Ms≥6)一览表(l000—1976年)表2-101957—1977年的二十年间ML≥3.5的地震次数表表2—11北京市郊区房屋破坏情况表单位:间表2-12北京市市区建筑物破坏情况表  四、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  (一)北京历史上的地震  本市地处燕山地震带与华北平原中部地震带的交汇处,又紧邻汾渭地震带和郯庐深大断裂地震带,是个多震区,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强烈地震的破坏和影响,其中以1679年马坊地震和1730年西郊地震的影响最大(见表2-9)。  自有史记载以来,

2、北京地区曾遭受有感地震592次(到1957年3月4日止),其中Ms≥有67次(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止)。至于近年来利用仪器记录的地震(ML≥3.5)多达几千次。(见表2-10)。  共计5362次  震中在北京城区的有两次五级地震,曾使城内一些房屋被破坏:  1076年12月(辽道宗太康二年十一月)震中烈度六度,记载:民舍多坏。  1627年3月5日(明熹宗天启正月十八日)震中烈度六—七度。记载:京师地震有声,起自西南以至东北,房屋倾倒,伤人无数。  (二)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  北京地区经历多次地震

3、危害。震害的分布是不均一的,但有一定规律。现根据近年来对唐山地震对北京地区震害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质基础条件方面简述如下:  1.灾害概况:震害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房屋建筑物的破坏情况据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测处等有关单位调查结果列表2-11,2-12如下:  注:此表不包括近郊居民住房和单位房屋损坏数。  单位:平房一间,楼房、厂房一栋  从上表可以看出,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从东南部向西北逐渐减轻,与地震波衰减方向基本一致。在城区房屋倒塌比较少,破坏多属墙倒。  (2)地表破坏现象唐山地震在北

4、京地区产生的地表灾害有地裂缝、喷水、冒沙和山崩。它们都分布在七度区或六度区与七度区的分界处。  地裂缝规模最大的在顺义县城东,潮白河大桥东的公路上。该地裂缝总长约1400米,宽1.25米,可见深度2米,呈斜列式,总体走向近东西,拉张裂开。震后沿这条裂缝喷水冒沙。  喷水冒沙沙水一部分是沿地裂缝喷出,一部分是由孤立的水孔喷出。前者多呈条带分布,例如平谷县门楼庄乡的南宅和高家庄一带,喷水冒沙大致呈北西方向分布,震后喷水水头高出地面一尺多;后者则往往聚集成群,例如通县的郎府乡耿楼村,喷水冒沙口就达1000多个,最

5、大喷沙孔直径可达1米以上。  (3)水利工程破坏惜况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如密云水库白河主坝迎水面护坡层出现滑坡,滑坡土石方量约30万立方米。此外,桥、涵、闸建筑物受到损坏的有110多座,损坏机井1773眼(占全市机井总数的4.6%),北运河河堤有3000多米受到严重破坏。  (4)山石滚落仅见于平谷县的靠山集乡将军关村,陡峭山坡的风化岩块发生崩落,形成多处山崩。  2.唐山地震北京地区的烈度分布  北京地区总的震害趋势是东部重,西部轻,平原重,山区轻,与理论的地震烈度场大体一致。北京平原地区除西集、马头一带

6、及其他零星小片外,基本属于六度区。如果按照唐山地震的震级和震中距,烈度场的正常衰减,六度区应在震中距90—180公里之间,因此北京地区的东部如西集、马头一带应不到七度,长辛店、房山一带应接近五度,北京市中心区及顺义一带应属于六度弱。但实际上,在六度区内,震害是有异常的。有的异常很突出,高出理论值1度以上,有的与毗邻地区对比,明显的差到半度。主要的异常区有以下地段:  (1)西集、马头地区为八度区,高于正常烈度1.5度以上。房屋损坏率大于75%(其中严重破坏超过50%)。  (2)东部河流沿岸出现多处七度点,

7、高出正常烈度近1度。房屋损坏率大于75%。如潮白河两岸的棱草村、马坊村、小东庄、崇国寺、赵庄、北庄头;错河沿岸的翟各庄、小辛庄、泃河沿岸的东店;金鸡河沿岸的吕布屯、小故观、北石渠,小中河沿岸的马家堡、衙门村、泥河、杨家营、范庄,以及温榆河附近的古城,凤河岸边的采育镇。  (3)北京中心区为六度强、旧平房损坏率大多在5—25%之间,与南邻的南苑(损坏率<5%),北邻的文教区(损坏率<5%)相反,烈度相差近半度。  (4)少数烈度异常点六郎庄、李堡、界牌、将军关等,各由于地质构造、土质结构和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8、 3.地质条件与烈度异常的关系  北京地区的烈度分布与地质基础关系密切,特别是在平原地区主要是受隐伏地质构造控制,或土质和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1)地质构造分区的影响北京平原下隐伏的凹陷与隆起区,似乎控制着烈度异常分布。从调查资料得知凹陷区承受了较厚的新生界,与坚硬的基岩相比。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凹陷区内烈度偏高,特别是在靠近隆起凹陷的边界线附近,其基底岩层高度差悬殊,即在“迎震坡”影响更为明显。  例如西集、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