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产 养 殖 论 文

水 产 养 殖 论 文

ID:15437626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3

水 产 养 殖 论 文_第1页
水 产 养 殖 论 文_第2页
水 产 养 殖 论 文_第3页
水 产 养 殖 论 文_第4页
水 产 养 殖 论 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 产 养 殖 论 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论文正文浅谈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马俊敏[摘要]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

2、等。而我国在其中的鱼类增养殖发展相对比较快速。我国的海淡水水域幅员辽阔,有3.2万KM的海岸线,水深15M以下的浅海、滩涂面积达1333.3万多hm2;内陆水域面积约1760万hm2。其中河流666.7万hm2,湖泊666.7多万hm2,水库200多万hm2,池塘200多万hm2。这些水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鱼类增殖和养殖。目前,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改善民生,维护自然和生物资源的和谐及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具体的

3、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水产养殖;鱼类增养殖;可持续发展;粗放式;集约化;引言我国的鱼类增养殖业包括养殖和增殖二个部分。鱼类养殖包括池塘养鱼、河道养鱼、湖泊水库养鱼、稻田养鱼、工业化养鱼、港养等;鱼类增殖包括天然水域(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与海域等)鱼种人工放流增殖、水域养殖环境保护和自然增殖等。鱼类养殖包括以下四个阶段:通过鱼类人工繁殖取得鱼苗;鱼苗经过数十天至数月培育成鱼种;鱼种经过数月或经1~2年养成食用鱼;食用鱼经挑选培育成供繁殖用的亲鱼。池塘养鱼则完整地包括上述四个生产阶段;而河道

4、、湖泊和水库养鱼、港养往往由池塘供应鱼种,养成食用鱼。至于鱼类增殖中的鱼种人工放流,其鱼种来源也是由池塘养殖供应。21世纪是由绿色革命向蓝图革命的世纪,是生物技术大发展的世纪。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我国的鱼类增养殖业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机遇,在改革中寻求发展,迎接21世纪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强劲挑战,实现鱼类增养殖业的现代化。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论文正文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论文正文1水产养殖业现状1.1资源潜力水产养殖业具有不与农争地、饲料系数低、投资回收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高等特点,长期以来被看作脱贫致富的“富

5、民产业”。我国的海淡水水域幅员辽阔,有3.2万KM的海岸线,水深15M以下的浅海、滩涂面积达1333.3万多hm2;内陆水域面积约1760万hm2。其中河流666.7万hm2,湖泊666.7多万hm2,水库200多万hm2,池塘200多万hm2。这些水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鱼类增殖和养殖。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门类较全、体系完整、实力雄厚的水产科研体系,目前全国有县级以上科研机构200多个,科研工作者7000多人,初步建成了由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组成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拥有推广机构1.85万个,从业人员4

6、.6万人。我国渔业科技在近30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如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新品种或新品系鱼的培育,池塘养鱼大面积增产技术,水库施肥养鱼增产技术,增氧机养鱼、围拦养鱼、网箱养鱼技术,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饵料生产、疾病防治技术等。渔业科技的发展,为水产养殖品种的构成和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带动了相关养殖增殖业的兴起,推动了我国内陆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1.2市场潜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加入WTO,以及消费者对水产品营养价值认识的更新,我国内陆水产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尽管2007年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已达到36.4kg,是世

7、界平均水平的2倍,但其分布不均,水产养殖的功能不仅在于食用,且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休闲渔业方面,水产养殖有着特殊的功能。据调查,目前越来越渴望通过休闲渔业来享受自然。我国目前参加休闲渔业的人数已超过1亿人,这将成为内陆水产养殖业经营的巨大潜在市场。1.3不良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养殖技术、理论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鱼类增养殖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然而它的发展却是在追求数量、追求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是以高成本、低效益换取的,是以透支未来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的。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论文正文1.3.1水产养殖

8、依旧采用粗放式的养殖模式国内发展在追求数量、追求增长速度的过程中,是以占用、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取得的。粗放式养殖生产占地盘、争水源,导致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日益显现,同时,也使细菌、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