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书面语和口语的特征识别歧义

如何利用书面语和口语的特征识别歧义

ID:15472492

大小:2.36 MB

页数:108页

时间:2018-08-03

如何利用书面语和口语的特征识别歧义_第1页
如何利用书面语和口语的特征识别歧义_第2页
如何利用书面语和口语的特征识别歧义_第3页
如何利用书面语和口语的特征识别歧义_第4页
如何利用书面语和口语的特征识别歧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利用书面语和口语的特征识别歧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第1期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12009总第五十九期JOURNALOFCHANGZHOUINSTITUTEOFENGINEERINGTECHNOLOGYAprilNo.59《建材物理检验》课程改革初探徐永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系,江苏常州213164)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在不断上升,原先以体力投入为主的机械操作型工作岗位正逐步被高技术化、智能型的工作岗位所取代。这一职业行为的转变趋势对高职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关键词:《建材物理检验》;课程改革-3-2009年第1期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12

2、009总第五十九期JOURNALOFCHANGZHOUINSTITUTEOFENGINEERINGTECHNOLOGYAprilNo.59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不管从事技术、营销、生产、管理或服务等领域的工作,须能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具备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能仅仅在第一线充当一个劳动力。因此,高职院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改革《建材物理检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寻找切实可行的实

3、践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出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人才。1教学内容的改革《建材物理检验》是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水泥的细度、强度、安定性等一些物理性能方面的检测知识和检测能力,其检测对象是水泥,学生毕业后通常适合在水泥企业就业。进入二十一世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水泥行业正逐步淘汰产能落后的小型企业,取而代之的是技术作者简介:徐永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系教师。先进的中央集中控制的大型企业,这种局面导致水泥企业需要的检验人员的绝对数量在减少,而素质要求在提高。通过社会调研,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商品砂浆制造企业以及不同的检测站

4、都需要具有较强检测能力并能适应新材料发展的检验人员。为此我们在打好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基础的同时,把对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检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测、砂浆稠度和分层度检测、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砂浆原材料性能检测等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将混凝土的抗渗性检测、砂浆的抗渗性检测、地坪材料的耐磨性检测、沥青三大指标的检测、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检测等内容作为选学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开放的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去学习和练习。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在2007年,我们把以上内容都写进了《建材物理检验》的课程教学大纲。2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改革以前,《建材物

5、理检验》课程-3-《建材物理检验》课程改革初探的总课时为28~32个学时。通常教师会安排在教室上14个学时的理论,讲述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水泥的基本性能及质量指标和水泥主要质量指标的测试方法等内容。剩下的14~18个学时学生在实训室完成一个试样的检测,练习如何正确使用仪器。然而与企业沟通后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到企业后不能直接上岗,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改革以后,《建材物理检验》课程的总课时增加到了90个学时(3周),其中4学时为参观企业现场,2学时为项目情境介绍、角色定位、任务布置、考核方式介绍,6学时左右为实际操作考核,约78个学时为“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

6、学。本课程通常在认识实习之后开课,此时学生对水泥企业的质量检验岗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检测站、搅拌站情况不清楚,所以用4学时的时间带学生到企业现场去参观,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岗位有所认识,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检测知识、能力和素质,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能有目的地进行训练。约78个学时学生主要训练二个项目:出厂水泥的物理性能检测和低标号混凝土的设计制作,包括收样、协助委托方下委托书、检测依据的确定、下任务书、性能检测、上报数据、数据审核及出具检测报告等过程。在训练前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最好是双数),出厂水泥的物理性能检测是第一组、第三组、第五组作为委托方,分别给第二组、

7、第四组、第六组下委托书,低标号混凝土的设计制作则由第二、四、六三组分别给第一、三、五三组下委托书,小组接受委托后每个成员给自己下任务单,然后检测、上报数据、审核数据。数据审核在训练初期由实训指导教师在现场边讲解边审核,一般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审核二到三次,更多地是由学生相互间交换审核,如审核认定数据真实无差错,就由学生出具检测报告,最后经教师签字上交。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接受委托时,需详细填写试样状态、检测依据等内容。检测依据不再象改革前那样直接由教师提供,所以学生接受委托后,需查阅相关标准、规范并进行筛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