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teg在急诊icu的应用

医学--teg在急诊icu的应用

ID:15484634

大小:2.55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8-03

医学--teg在急诊icu的应用_第1页
医学--teg在急诊icu的应用_第2页
医学--teg在急诊icu的应用_第3页
医学--teg在急诊icu的应用_第4页
医学--teg在急诊icu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teg在急诊icu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TEG监测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及指导成分输血常规凝血检测难以评估凝血状态全貌2常规凝血检测PTAPTT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FSP血小板计数/功能评估凝血全貌血液凝固过程启动血小板栓子形成纤维蛋白链形成血凝块增多最大血凝块血凝块降解血凝块溶解损伤修复TEG®能检测血液凝固的不同阶段3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因子激活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溶解时间(min)探针旋转振幅(mm)R凝血时间IIa生成,纤维蛋白形成凝血旁路参数r凝血状况凝血成分低凝高凝R(min)¯R(min)K(min)¯a(deg)¯K(min)a(deg)¯MAMA血块稳定性血块强度的减弱纤维溶解血块速率纤维蛋白血小板凝血

2、旁路血小板Ka最大血块强度(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血小板(~80%)纤维蛋白原(~20%)MA30minLY30EPLLY30>7.5%EPL>15%N/A功能紊乱5-10min53°-72°1-3min50-70mm0-8%0-15%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纤维蛋白溶解TEG检测结果-正常和异常图形的对比A:正常;B:高凝状态;C:低凝状态;D:原发性高纤溶状态TEG常规检测图形介绍(正常图形与异常图形)RapidTEG参数7AnnalsofSurgery•Volume251,Number4,April2010r-TEG比相对应的医院常规检测出结果的时间要短德克萨斯

3、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的研究研究了272例严重外伤的患者8检测出结果所需的中位时间(分钟)JTrauma.2011;71:407–417急诊ICU常用TEG检测类型介绍-肝素酶杯测试9绿色=高岭土+肝素酶(KH)黑色=高岭土(K)R时间KH=K提示血样本中没有肝素存在R时间KH

4、rombinorMAKHADP(Adenosinediphosphate)–检测ADP抑制剂氯吡格雷(波立维)普拉格雷(Effient®)噻氯吡啶(Ticlid®)AA(ArachidonicAcid)–检测COX-1(环氧酶)抑制剂阿司匹林3.Full(ADP&AA)整体药物作用纤维蛋白血小板图通过检测不同位点血凝块强度,分类检测抗血小板药物疗效TEG在急诊ICU的应用判断外伤患者凝血状态,筛选肺栓塞高危患者指导血制品的使用,更好地预测出血和输血需求更好地诊断肝素残留和纤溶亢进TEG分析出血原因12-创伤时患者的凝血变化13在轻微的创伤中,患者可以表现为凝血功能正常,或者高凝状态

5、;但是在严重的创伤中,患者则表现为低凝,甚至是原发性纤溶亢进MedicalHypotheses75(2010)564–567TEG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高凝患者低凝患者TEG的高MA值预示肺栓塞风险TEG-ACT预测大输血需求,更好地申请用血G值预测大输血,更好地申请用血TEG指导输血方案节约成分用血LY30诊断原发性纤溶亢进,早期处理纤溶亢进TEG血小板图检测如创伤患者ADP/AA受抑制,输注血小板有潜在收益14-筛选肺栓塞高风险患者快速TEG(RapidTEG)可用于预测外伤患者的肺栓塞(PE)的发生。研究要点1225名外伤患者接受快速TEG(r-TEG)检测2.7%的患者出现PE

6、(33人)最大凝块强度(MA)预示着出现PE最大凝块强度(MA)大于65mm的患者出现PE的几率是其他患者的6倍152011年美国外伤协会年会的报告CottonBA、RadwanZA以及HolcombJB德克萨斯大学TEG在急诊ICU的应用判断外伤患者凝血状态,筛选肺栓塞高危患者指导血制品的使用,更好地预测出血和输血需求更好地诊断肝素残留和纤溶亢进TEG分析出血原因16-TEG-ACT用于预测早期的大输血需求17枸橼酸化的血样德克萨斯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的研究从入院到采血完成,平均需要7分钟;从送血到开始检测,平均需要5.5分钟;采用远程软件,得到及时的信息;结果ACT>128s,预示

7、6小时内的大输血需求(超过10个单位);P=0.01ACT<105s,预示24小时内不需要接受输血;P=0.04JTrauma.2011;71:407–417r-TEG能够很好地预测输血的需求,因此患者入院后,可以检测TEG-ACT,以更好地向血库或者其它医院调配血液1974例外伤患者的研究证实r-TEG比传统检测更能预测输血需求德克萨斯大学,在1974例外伤患者中的研究结果,18ACT比PT/PTT或者INR更能预测患者的出血和红细胞输注。(p=0.03)a角度比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