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微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微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ID:1548512

大小:9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2

中国海洋大学微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大纲(理论课程)_第1页
中国海洋大学微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大纲(理论课程)_第2页
中国海洋大学微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大纲(理论课程)_第3页
中国海洋大学微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大纲(理论课程)_第4页
中国海洋大学微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大纲(理论课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微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大纲(理论课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海洋大学微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andApplicationofMicrocomputer)【开课单位】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编号】080303111319【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64(理论)【学分数】4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一)教学对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微机技术及应用”是电子信息学科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

2、概念;掌握基本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微机系统的典型接口技术。使学生初步具备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基本技能,并且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奠定较扎实的基础。以Intel80X86/Pentium系列16位、32位微处理器(CPU)为背景,重点内容如下: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基本操作和时序,32位微处理器的先进技术;Pentium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主机和外设之间的基本数据传输方式:程序、中断、DMA的原理和应用常用可编程I/O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主机和ADC/DAC、键盘、LED等外设的接口技术;Pentium微机系统中存储器的层次化体系结构、虚拟

3、存储机制和高速缓存技术。Pentium微机系统的总体结构2、修读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从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应用微机技术的基本能力。实践环节独立设置了“微机技术及应用实验”。本课程着重于理论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已具备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先修课程的基本专业理论和技能。本课程与DSP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应用等课程以及本科毕业设计联系紧密,可为其提供准备知识。(三)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二、教学内容(一)总论1、主要内容:计算机发展史、特点、分类、应用;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

4、算机的基本结构;进位记数制和计算机内信息的表示。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发展史、特点、分类、应用;理解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区别;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3、重点、难点:重点: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难点:进位记数制和计算机内信息的表示。4、其它教学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课堂讨论方法。(二)第一章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1、主要内容:16位微处理器8086的编程结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基本操作和时序、存储器编址和I/O编址;32位微处理器Pentium的先进技术及发展、工作方式、编程结构、主要信号、总线周期、中断机制、保护技术。2、教学要求:掌握:16位微处

5、理器的编程结构、引脚信号、工作模式、基本操作和时序、存储器编址和I/O编址。理解:32位微处理器Pentium的工作方式、编程结构、主要信号、总线周期、中断机制、保护技术。了解:32位微处理器Pentium的先进技术及发展3、重点、难点:重点:16位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引脚信号、工作模式、基本操作和时序。难点:时序,特别是总线周期;中断;32位微处理器Pentium的保护技术及编程结构;4、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动画演示;课堂讨论方法;实验教学。(三)第二章Pentium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主要内容:汇编语言

6、、机器语言、高级语言的联系与区别;Pentium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包括: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中的标记、表达式和伪指令;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下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教学要求:掌握:Pentium的寻址方式、基本指令、伪指令;实模式下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理解:汇编语言、机器语言、高级语言的联系与区别了解:保护模式下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重点、难点:重点:Pentium的寻址方式、基本指令、伪指令;实模式下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难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调试4、其它教学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布置学生课外上机编程和调试;实验教学。(四)第三章微型计算机和外设的数据传输1、

7、主要内容:I/O接口的功能、分类;接口部件的I/O端口;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程序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2、教学要求:掌握: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程序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理解:接口部件的I/O端口;了解:I/O接口的功能、分类;3、重点、难点:重点: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难点:中断方式、DMA方式。4、其它教学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动画演示;课堂讨论方法;实验教学。(五)第四章微型计算机的中断机制和中断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