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现小高潮

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现小高潮

ID:1548608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现小高潮_第1页
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现小高潮_第2页
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现小高潮_第3页
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现小高潮_第4页
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现小高潮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现小高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现小高潮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本报记者徐国杰上海报道  最近业内传出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总监李旭利准备主动离职,很有可能转投私募基金。李旭利日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证实了他离职的消息,相关离职手续正在办理。他说,在公募基金

2、这一行业已经干了十几年,已经做够了。不过,由于处于静默期,目前不便公开透露今后的去向。  今年以来,随着A股持续反弹,基金经理“公转私”再度风生水起,多位知名基金经理转投私募。-----------------------------------------------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5~-------------------------------------------------------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3、----------------------------------------------  “公转私”队伍扩大  信达澳银基金公司1月2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曾昭雄基于个人职业发展考虑,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公司同意其辞去相关职务。据报道,曾昭雄在离职后转投私募。  2个多月后,南方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同意公司副总经理王宏远提出的辞职申请。王宏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离开原因主要是基于他个人的长期职业发展和职业转型需要。但具体去处则由于3个月静默期的规定,目前不便多说。对于可能的选择,王宏远回答说,“证券、保

4、险、基金、私募都有可能。”-----------------------------------------------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5~-------------------------------------------------------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还有一些其他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日前

5、也加入“公转私”队伍,只不过因为名声不响,外界不甚关注,而李旭利、王宏远、曾昭雄是基金业内著名人物,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李旭利拥有11年从业经历。1998年他加入南方基金,曾担任公司研究员、交易员、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等职务,2005年他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任投资总监。他管理过的基金业绩、基金公司整体业绩都表现出色,被业内誉为智商和情商俱高的“双高”人士。  对于知名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的风潮,业内人士表示,其实现在大家已经习惯,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事实上,2006年以来,以深圳肖华、北京江晖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基金经理掀起了

6、一波知名基金经理“公转私”热潮。随后,吕俊、石波、李学文、王贵文、徐大成等曾在公募基金业叱咤风云的人物,纷纷选择下海创建私募基金。-----------------------------------------------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5~-------------------------------------------------------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7、-----------------------  由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阳光私募产品,在过去一两年的牛熊变化市里,整体表现上乘,他们在另外一个领域证明了自己过人的投资实力。  公募成私募“黄埔军校”  更为业界关注的是,这些基金经理出走背后的制度因素。  一位明星基金经理表示,公募基金的激励机制等方面目前比不上一些私募,留不住好人才。从目前大环境来说,基金经理最希望的股权激励和业绩激励都不会发生,基金公司投研高管流向私募的趋势恐怕还会继续。如果激励机制没有改变,今后基金公司可能将成为向私募基金培养输送人才的基地。-----

8、------------------------------------------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