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ID:15488202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_第1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_第2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基本概念v血源性病原体存在于血液或某些体液中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v职业接触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v非胃肠道接触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针刺、咬伤、擦伤或割伤等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状态。二、职业暴露的危险医疗锐器伤的危害v身体危害v心理危害v经济危害v社会危害三、职业暴露的预防普遍预防v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

2、作已经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标准预防v概念:根据普遍预防原则,医疗机构所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程序和措施。v原则: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标准预防v特点: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标准预防包括:v手卫生v手套v隔离衣v口罩v护目镜或防护面屏v安全注射v防护用品接触后预防v概念:在接触可能感染血源性病原体

3、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后,应立即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处理、对接触源的评价、对接触者的评价和接触后预防措施、咨询与随访等。风险控制—遵循职业病防治的优先等级原则四、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暴露后的预防措施1.暴露源:乙型肝炎病毒v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v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保护性抗体,无需处理。v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没有保护性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v暴露源情况不明,按乙肝阳性的情况处理。追踪、随访v6个月v1年v再次检查乙肝标志物2.暴露源:艾滋病毒(接触后4h内,最迟不超24h.但即使超过24h也应预防用药。育龄妇女预

4、防用药期间,避免或终止妊娠。)v基本用药程序v强化用药程序v连续使用28天HIV职业暴露级别v一级暴露Ø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Ø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HIV职业暴露级别v二级暴露Ø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Ø暴露类型为暴露源粘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Ø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v三级暴露Ø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Ø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深部伤口或者有明显可见的

5、血液暴露源的病毒载量类型v轻度:艾滋病病毒阳性,滴度低,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v重度:艾滋病病毒阳性,滴度高,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v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预防性用药方案v不使用预防性用药=一级暴露+病毒载量水平轻度v基本用药程序=一级暴露+病毒载量水平重度或二级暴露+病毒载量水平轻度v强化用药程序=二级暴露+病毒载量水平重度或三级暴露+病毒载量水平轻度或重度v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随访和咨询v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6个月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v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v观

6、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污染物中HIV的含量针头刺伤的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哪些情况暴露不会导致HIV感染v由于职业暴露而导致的HIV感染的概率是很小的,并不是每一次职业暴露都会导致HIV感染的发生,许多情况下可以不必过度紧张担心,如:(1)经证实接触的可疑血液或体液为HIV阴性;(2)完整无损皮肤或无新鲜流血的陈旧性伤口等接触HIV阳性血液、感染性体液;(3) 完整无破损皮肤或无新鲜流血的陈旧性伤口等

7、接触HIV阳性血液、感染性体液且及时冲洗消毒后;(4)完整粘膜或皮肤粘膜结合部短时接触少量、低滴度(如HIV血浆浓度低于1500拷贝/毫升)HIV阳性血液或感染性体液;v。暴露后药物预防效果如何?v虽然暴露后有些药物可以预防HIV感染,但并不是100%有效。有资料报道,服用药物后可以减少81%的危险。目前国外已经至少有21例预防失败的报道,所以在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暴露。vAZT作为母婴传播阻断67%暴露后的预防措施暴露源:丙肝病毒v不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措施。v4-6个月后HCV抗体、转氨酶、HCVRNA检测梅毒暴露后处理v梅毒可经皮肤刺伤传播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