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相关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课件

护理相关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课件

ID:15495129

大小:2.54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8-08-03

护理相关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课件_第1页
护理相关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课件_第2页
护理相关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课件_第3页
护理相关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课件_第4页
护理相关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护理相关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护理相关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药学室河南.开封引言1928年-弗莱明的发现,造就了青霉素的诞生,这一年被视为“抗生素元年”,开启抗生素时代。1940年-钱恩、弗罗里正式提纯生产青霉素二战期间大规模应用引言从此结束了感染疾病控制的黑暗年代青霉素使外科手术死亡率60%↘15%相继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土霉素……从放线菌和霉菌……较上个世纪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近20岁,其中10岁归功于抗生素。引言滥用的现状应用范围应用类型有疑问的应用人类(50%)医院(20%)社区(80%)20-50%农业(50%)治疗(20%)预防或促生长(80%)40-80%(BMJ19

2、98;317:609)引言惩罚-不良反应氯霉素-灰婴综合征链霉素-耳聋四环素-牙齿发育异常惩罚-耐药的日益严重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MRCNS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MRSA目录Contents第三章常用抗菌药物的特征与应用注意事项第二章静脉给药的注意事项第一章抗菌药物基础知识目录Contents第三章常用抗菌药物的特征与应用注意事项第二章静脉给药的注意事项第一章抗菌药物基础知识抗菌药物定义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

3、物,包括合成抗菌药物和抗生素。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包括窄谱和广谱抗菌药物。抑菌药:仅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杀菌药:既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且又有杀灭作用的药物。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按化学结构b-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类)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四环素类:多西环素、替加环素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糖肽类:万古霉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奥硝唑、替

4、硝唑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抗真菌药物吡咯类(三唑类、咪唑类)烯丙胺类(特比萘芬)多烯类(两性霉素B)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青霉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β内酰胺类一代头孢:头孢唑林、头孢硫脒二代头孢:头孢替安、头孢呋辛三代头孢: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单环类:氨曲南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β内酰胺类五代头孢:头孢吡普、头孢洛林抗菌药物的分类杀菌剂Ⅰ、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头孢等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等;Ⅱ、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磷霉

5、素类。抑菌剂Ⅲ、速效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等;Ⅳ、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按抗菌谱窄谱异烟肼、夫西地酸、氨曲南广谱四环素、氟喹诺酮、碳青霉烯类、两性霉素B抗菌药物的分类1+1>2协同1+1=2累加1+1=1无关1+1<1拮抗Ⅰ+Ⅱ协同Ⅱ+Ⅲ累加或协同Ⅲ+Ⅳ累加Ⅰ+Ⅲ可能拮抗Ⅳ、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Ⅰ、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头孢等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等;Ⅱ、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磷霉素类;Ⅲ、速效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等;药物相互拮抗—药理效应拮抗案例1:肺部感染[处方]N.S250ml+克林

6、霉素0.6g,ivgtt,q12h(先用)N.S100ml+氨曲南2.0g,ivgtt,q12h(后用)分析:氨曲南为繁殖期杀菌剂,克林霉素为速效抑菌剂。先用抑菌剂,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使繁殖期杀菌剂不能发挥作用而降低疗效。用药先后顺序不对,对繁殖期杀菌剂有干扰作用,先静脉滴注氨曲南1小时后再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目录Contents第三章常用抗菌药物的特征与应用注意事项第二章静脉给药的注意事项第一章抗菌药物基础知识第二章静脉给药的注意事项1234皮试相关知识点溶媒的选择输液速度及要求给药次数第二章静脉给药的注意事项1234皮试相关知识点溶媒的选择输液速度及要求

7、给药次数1皮试的定义皮试是皮肤(或皮内)敏感试验的简称。某些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态反应,如青霉素、链霉素、细胞色素C等,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定一些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肤敏感试验,这些需要做皮试的药物被称为皮试药物.1变态反应发病机制:为外来的抗原性物质与体内抗体间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此类反应药理学上难以预测,与剂量无关,减少剂量后症状不会改善,必须停药。临床表现:皮疹、过敏性休克,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接触性皮炎等。1皮肤过敏试验的意义200

8、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为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