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课件

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课件

ID:15504543

大小:739.50 KB

页数:76页

时间:2018-08-03

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课件_第1页
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课件_第2页
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课件_第3页
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课件_第4页
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其中以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者,称狼疮性肾炎(LN)。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在过去的20年中,SLE发病率增加了3倍,其中LN占继发性肾炎的74.14%,居首位。LN的临床表现1.流行病学特征SLE及LN以生育期年龄的妇女发病率最高青春期前女:男2:1青少年期女:男4.5:1成年患者女:男8~10:160岁老年女:男2:12.肾脏表现肾脏是SLE最常受累的器官:70%有明显的临床肾损害症状光镜:90%有肾损害光镜+免疫荧光+电镜:100%肾损害临床特点:无特征性,最突出的表现是蛋白尿及血尿LN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比

2、例(%)临床表现比例(%)蛋白尿肾病综合征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红细胞管型10045-65801-210肾功能减退急性肾衰高血压高钾血症肾小管功能障碍301-215-501560-803.肾外表现以发热、关节炎、皮肤粘膜损害最为常见(出现率分别为87%、90%、80%)伴随受累的器官,肝脏(19%-40%)、心脏(10%左右)、中枢神经系统(3%-20%)、血液系统(80%贫血,25%全血细胞减少)1/3以上的病人有多发性浆膜炎(胸膜、心包)雷诺氏现象(40%)血清血检查1.一般检查贫血(80%):中等度正细胞正色素Pc减少全血细胞减少(1/4)ESR明显增快(90%)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浆白蛋

3、白减低,球蛋白升高,电泳γ球蛋白升高2.免疫学检查2.1自身抗体是SLE确诊的重要指标1、抗核抗体(ANA):阳性率较高,在未经治疗的活动性SLE中,阳性率达80%以上,但特异性差。另有5%的SLE患者ANA始终阴性。是良好的筛选指标。2、抗ds-DNA抗体:在未经治疗的SLE患者中阳性率为40-90%,特异性较高,约96%。治疗后可降低或转阴。3、抗-Sm抗体:阳性率更低,仅为15%-50%,但特异性高达99%。因此,自身抗体阴性的肾病患者绝对不能否定LN。4、抗心磷脂抗体(APA):约1/3-1/2的病人可检出,与血栓形成有关。5、抗中性粒细胞胞桨抗体(ANCA):临床表现重(RP

4、GN),肾病理多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坏死,新月体形成。6、其他:抗nRNP抗体、抗Ro/ssA、抗La/ssB抗体等,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差。2.2补体起病初3/4以上未经治疗的SLE存在低补体血症伴LN者低补体血症发生率更高,C4、C1q水平比C3更低。敏感性约70%,特异性较高。LN的病理改变是判断病情、决定治疗及预后的关键指标。对以肾损害为主,而无典型肾外表现的SLE,肾病理又是重要的诊断手段。LN的病理分型根据肾小球病变的不同,2003年狼疮性肾炎新的病理分型(ISN/RPS2003):Ⅰ型:轻微病变性狼疮性肾炎光镜下肾小球正常,免疫荧光可见系膜区沉积物Ⅱ型:系膜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5、光镜下不同程度系膜细胞增殖,伴系膜区沉积物,光镜下无上皮侧及内皮下沉积物,免疫荧光及电镜下可见少量孤立性上皮侧或内皮下沉积物Ⅲ型:局灶性狼疮性肾炎累及<50%的肾小球,病变可表现为活动或非活动性,病变呈局灶、节段性或球性分布,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增殖性病变均可出现,伴节段内皮下沉积物,伴或不伴系膜增殖性病变。Ⅲ(A):活动性病变—局灶增殖性LNⅢ(A/C):活动或慢性化病变—局灶增殖和硬化性LNⅢ(C):慢性非活动性病变—局灶硬化性LNⅣ型:弥漫性狼疮性肾炎累及≥50%的肾小球,病变可表现为活动或非活动性,病变呈节段性或球性分布,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增殖性病变均可出现,伴弥漫内皮下

6、沉积物,伴或不伴系膜增殖性病变。根据肾小球受累程度分弥漫和节段性病变:Ⅳ-S≥50%肾小球出现节段性病变;Ⅳ-G≥50%肾小球出现球性病变。该型包括弥漫“白金耳样”内皮下沉积而少或无肾小球增殖性病变。根据活动和硬化性病变又分为多个亚型:Ⅳ-S(A):活动性病变—弥漫节段增殖性LNⅣ-G(A):活动性病变—弥漫球性增殖性LNⅣ-S(A/C):活动和慢性化病变并存—弥漫节段增殖和硬化性LNⅣ-G(A/C):活动和慢性化病变并存—弥漫球性增殖和硬化性LNⅣ-S(C):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伴疤痕形成—弥漫节段硬化性LNⅣ-G(C):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伴疤痕形成—弥漫球性硬化性LNⅤ型:膜性狼疮性肾炎

7、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下可见球性或节段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系膜病变。根据是否合并Ⅲ型或Ⅳ型病变,可再分为:Ⅴ型合并Ⅲ型或合并Ⅳ型Ⅴ型伴终末硬化性病变Ⅵ型:终末硬化性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球性硬化≥90%,不伴任何活动性病变LN肾病理的共同改变肾小球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球蛋白的沉积LN肾病理的特点(一)病变的多样化:即同一病例的不同肾小球,同一肾小球的不同节段,可以出现不同的病变,尽管可以表现为一个基本共同的病理类型。(二)病变的非典型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