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研究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研究

ID:15526550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3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研究_第1页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研究_第2页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研究_第3页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研究_第4页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研究发布时间:2008-7-1611:01:45 中国公路机械网 【关闭窗口】摘  要:以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设计及施工为依托,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部分竖井的设计及主要施工方法,以及不同施工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探讨了常用施工方法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旨在结合当前特长公路隧道建设的步伐,探讨通风竖井的设计及施工问题,对特长公路隧道的修建提供一些的参考资料。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是西安——安康高速公路穿越秦岭主脊的控制性工程。其技术标准为: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80 km/h,主洞

2、长18 020 m,双洞总长36 040 m,其长度居公路行业世界第二,在高速公路隧道中长度居世界首位,双洞单向行车的建设规模为世界第一。本项目采用三竖井纵向分段式通风方案,竖井工程为其通风方案土建工程的控制性工程。1  竖井设计的控制因素1.1位置的确定    考虑本隧道竖井功能为运营通风竖井,因此井位的选取中主要考虑通风区段的划分、通风阻力、机房的设置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条件等因素。通风区段的划分主要根据通风计算,使不同通风区段内满足各种工况下的通风要求;通风阻力的分析应以不同井位的通风计算结果为依据,以风机功率与土建费用对比求算最佳结合

3、点,确定合适位置;机房的设置主要考虑地上或地下风机房方案,从而寻求合适的竖井位置;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影响,主要考虑竖井应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含水量较小的岩层中;地形条件主要考虑影响竖井的深度,地表水的影响、建井场地、施工便道等因素。总之,竖井位置的选取涉及到运营、土建、维护等费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需全盘考虑、权衡利弊,方能取得满意的结果。1.2形式的确定    本隧道竖井应具有送、排风的功能,因此可供选择的竖井形式有单竖井两分隔和两座独立竖井2种方案。在方案选定时,国内尚无竖井分隔技术的设计及施工的成功案例。因此,大直径两分隔竖井技术具有设计及施工难度大等

4、问题。竖井形式确定中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影响、井位条件、施工工期、施工干扰、运营费用、土建费用等。经综合考虑,本隧道选取单竖井两分隔的竖井方案。1.3直径的确定    竖井直径的确定过程为:结合本工程的交通量、交通组成、路线纵坡、自然条件等因素确定需风量,根据需风量、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经济风速,依据需风量及经济风速确定竖井设计内净空尺寸。1.4三竖井通风方案    经反复计算、论证,本隧道最终确定的方案为:3座通风竖井分别将东、西线两隧道合分成4个通风段,最长段为4 949 m,最短段为3 782 m(以送排风道口中心里程分段),每个通风竖井兼顾东、

5、西线4个通风区段的送、排风。竖井内的控制风速为18 m/s,据此确定竖井直径。确定3个竖井分别为: 1号竖井内直径Φ1=10.80 m,井深(不包括风塔)h1=190.033 m;2号竖井内直径Φ2=11.20 m,井深(不包括风塔)h2=661.087 m;3号竖井内直径Φ3=11.50 m,井深(不包括风塔)h3=392.772 m。1号竖井位于西线右侧131 m处;2号竖井位于东线右侧383 m处;3号竖井位于西线右侧135 m处。其中,1、3号竖井井位均避开了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要求为二级,2号竖井井位所处地带处在秦岭山区牛脊梁国家自然环境保护区内,为

6、一类环境保护。2 竖井设计简况2.1地质概况    竖井井位所处地区均属湿润寒冷山地气候,雨量充沛。地下水均为基岩裂隙水,节理裂隙贫水段,地下水类型为HCO3-Ca型,无侵蚀性。    1号竖井位于秦岭北坡石砭峪沟中游沟的左侧约40 m处,地面高程1 126 m。出露的地层上部31 m为第四系全新统崩积块石土,块石岩性为混合片麻岩,属Ⅱ类围岩;下部为混合片麻岩,夹少量片麻岩残留体,岩体受构造影响较重,岩体较破碎,以块状镶嵌结构为主,属Ⅳ类围岩,σ0 =1 000~1 200 kPa。    2号竖井位于秦岭北坡水洞子沟中上游,沟的右侧约30 m处,竖井地面高程

7、1 703 m。出露的地层上部30 m为第四系全新统崩积块石土,块石岩性为混合片麻岩,属Ⅱ类围岩;下部为混合片麻岩,部分地段夹黑云母斜长角闪片岩残留体,岩体受构造影响轻微,岩体完整,以大块状砌体结构为主,属Ⅵ类围岩,σ0=1 200~1 500 kPa。    3号竖井位于秦岭南坡大东沟中游,沟的左侧约50 m处,竖井地面高程1 430 m。出露的地层上部30 m为第四系全新统崩积块石土,块石岩性为混合片麻岩,属Ⅱ类围岩;下部为混合片麻岩,灰白色,岩体受构造影响轻微,岩体完整,以大块状砌体结构为主,属Ⅴ类围岩,σ0=1 200 kPa。2.2 设计情况2.2.

8、1 井身结构设计竖井的结构形式主要有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