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隋唐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隋唐

ID:15549895

大小:18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4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隋唐_第1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隋唐_第2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隋唐_第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隋唐_第4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隋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隋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907年)㈠隋朝的统治(581——618年)一、隋朝的建立:1.时间:581年2.都城:长安3.人物:杨坚4.年号:开皇5.方式:外戚夺权二、隋朝的统一:1、原因:l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使民族矛盾逐步缓和l经济基础——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北周武帝改革、隋文帝改革)l个人因素——隋文帝杰出政治才干(开皇之治)l有利时机——陈朝政治腐败军纪松弛(陈后主)2、经过:灭陈(589)3、意义:l结束南北近四百年分裂局面,有利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l为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繁荣局面提供必要前提条件三、隋朝的建设:概况:大

2、兴城(隋文帝);东都洛阳(隋炀帝)(1)建两都影响:为唐朝商业繁荣和对外交往创造条件代表:洛口仓、含嘉仓(2)设仓库影响:为唐初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物质基础思考:如何认识隋朝“国富民穷”的现象?(均田制户籍制度江南开发大运河)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涛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京膏脂是此河。——李敬方(3)开运河①目的:l政治——控制南方,巩固统一(最主要)l经济——加强南北交通,榨取江南财富l军事——远征高丽,运输军事物资l个人——巡游江南(江都)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污

3、水点龙舟使,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②概况:l三点:南起余杭,中经洛阳,北到涿郡l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l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l六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③影响:l积极——有利于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城市兴起商业繁荣(洛阳)l消极——滥用民力,激化矛盾,隋亡原因之一。(4)修驰道l目的:巡游北方,巩固边防l影响:改善北方交通状况四、隋朝的灭亡:兴建两都滥用民力开通运河1、原因:隋炀帝暴政征伐高丽修筑弛道严刑酷法隋末农民起义(瓦岗军)2、经过:隋朝内讧分裂3、评价:隋朝历史地位(

4、承前启后,继往开来)①政治上:结束分裂,开创盛世局面②经济上:开通大运河,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民族关系上:加强民族联系,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做出贡献④文化上:为唐朝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分析与思考:㈠比较秦隋的异同点:(1)都是结束分裂实现大统一朝代。(2)都开创新政治经济制度并被后世沿用。(3)都有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4)都因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或瓦解。(5)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6)都为后继王朝提供教训。相同点:不同点:⑴建政方式:战争——外戚夺权⑵历史阶段:初步发展时期——繁荣时期⑶知识分子政策:钳制——笼络㈡评价隋炀帝:①开运河

5、客观加强南北经济交流②密切内地与边境联系:流求、西域③设进士科,促成科举制形成功绩:过失:统治暴政,导致隋朝灭亡(二)唐朝的统治(618——907年)一、唐朝的兴衰:1、唐朝的开国(618年):晋阳起兵——李渊建唐——统一全国2、唐朝的强盛:⑴贞观之治(627—649年)①原因:隋朝的建设与开创的制度创造条件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政治: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魏征)革新政治,完善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经济:轻摇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力倡节俭。均田制(18岁100亩(20亩永业田,可继承;80亩口分田,政府回收)

6、使农民有一定土地)和租庸调制(租:谷物二石;庸:绢二丈或布三丈四尺;调:20天徭役,可纳绢或布代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生产时间。)文化:兴办科举,崇尚儒学唐太宗的政治才干(个人因素)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友好的对外关系。②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关系融洽⑵武则天的统治(690—705年)改国号为周①掌权原因:l外因——高宗懦弱多病,难理朝政l内因——武则天政治才干与野心②主要功绩:l创立“自荐求官”制,发展科举(狄仁杰、姚崇)l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农耕,③过失:重用武氏家族,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佛,奢侈腐化思考

7、:如何评价武则天?(评价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推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⑶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开元之治(713—741年)①原因:◆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的奠基;◆结束政局动荡局面(武韦之乱)/平息内乱,稳定政局◆唐玄宗改革政治:选贤任能(姚崇宋瑾);改革吏治,以才授官,考核官员;加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经济: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农业(曲辕犁—深耕、省力;简车—灌溉工具);手工业(唐三彩);唐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实际上在隋朝以兴修两都)军事:实行募兵制文化:大兴文治,发展科举(“诗赋”科考内容)②表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③地位:继西汉前

8、期出现第二盛世局面(文景之治)3、唐朝的衰落(755——907年):⑴安史之乱(755——763)①原因: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