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2012 活动指南

noc2012 活动指南

ID:15563596

大小:177.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8-04

noc2012 活动指南_第1页
noc2012 活动指南_第2页
noc2012 活动指南_第3页
noc2012 活动指南_第4页
noc2012 活动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noc2012 活动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学生竞赛活动指南学生项目综合“电脑制作活动”和“NOC活动”对学生赛项的要求统一组织,包含初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复赛(作品评审)和现场决赛三个环节。一、参赛范围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学生(含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中等师范学校)。二、项目设置(一)初赛项目初赛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必赛项目,由省活动组委会统一命题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二)复赛项目复赛以作品评审为主要方式。1.“电脑制作活动”复赛项目小学组:电脑绘画(包括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绘画作品)、电脑动画(包括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项动画作品

2、)、网页设计制作、微博英语创作;初中组:电脑绘画(包括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绘画作品)、电脑动画(包括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项动画作品)、网页设计制作、手机动漫创作(主题内容为:我心中的老师、我和“校讯通”)、微博英语创作;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和三维,包括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项动画作品)、网页设计制作、计算机程序设计、手机动漫创作(主题内容为:我心中的老师、我和“校讯通”)。2、“NOC活动”复赛项目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组,项目包括:(1)作品类项目:漫画创作(包括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漫画作品)、动画制作(包括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动画故事作

3、品)、视频创作、数字摄影、主题网页探究(包括以“仿真实验”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网站作品)(2)网络学习类项目:网络中文,应用数学,网络英语(3)虚拟机器人项目:虚拟机器人搜救,虚拟机器人灭火23三、相关要求(一)活动主题:探索与创新鼓励广大学生结合课堂教学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选用恰当的制作工具及技巧,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巧妙的审美表达,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参赛作品资格审定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该作品参评资格;作品内容不能包含亵渎、低俗的语言或激发对个人、种族或团体仇恨的申明;严格杜绝

4、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否则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并在“竞赛网”平台上曝光,通知市级教育部门及所在学校;对包含电脑病毒的作品、不完整和无法正常观看的作品将直接取消其参评资格;已正式出版的作品(产品)、已在有关网站或媒体上刊登的作品、已在其他全国性比赛(包括但不限于: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活动中获得一、二等以上奖项的作品不参加评选。一经发现,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所有作品必须按照指南要求提供源文件,否则取消作品参评资格。(三)作品制作要求中小学生应独立进行作品的创意、设计并自己动手实现创作,指导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技术指导,但不能直接动手帮

5、助完成作品制作;作品中不能以作品以外的任何网站或网页内容的链接方式作为本作品的内容;网页作品或网页形式的电子报刊作品的各级目录(文件夹)和所有文件的命名须采用通用的小写英文字母命名规则。电脑制作活动小学组、初中组每件作品主要作者不超过2人,高中组每件作品限报1名作者;每个作者限报1件作品;每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NOC活动作者人数详见项目说明;每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四)网络学习竞赛项目要求网络学习竞赛(网络中文、网络英语、应用数学)为在线测试,学生参赛时必须独立上网完成试题,教师不得在学生在线答卷期间做除答卷方式以外的任何指导。四、参赛细则(一)初赛1.初赛报名2012年1

6、月至3月,根据各地初赛组织情况,以市州活动组委会为单位上报初赛参赛学生名单(名单格式见附件423)及参赛费。省活动组委会向市州下发学生参赛用户名、密码,由市州组织,以县区为单位进行初赛。2.考核内容按照教育部基教[2000]35号文件中不同学段的模块设置,结合各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偏重操作及应用,适当增加一些与社会科技发展相符合的前沿性的内容进行命题。考核的题目由客观题加操作题组成。其中客观题主要考核基础知识,主要类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操作题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主要类型有游戏测试和软件界面模拟操作。客观题和操作题均由考核系统自动评分。3.考核方式初赛采取网络在

7、线、局域网、纸质版试卷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地可采用“竞赛网”平台(js.e21.cn)中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在线测试系统实施考核。在线考核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可使用本地局域网考试系统、纸质版试卷组织考核。具体方式可与省组委会商议确定。初赛成绩合格者由全国组委会和省活动组委会联合颁发《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合格证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和逐步推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评价依据。为促进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小学毕业年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