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ID:15582577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4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1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2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校任佳伶邮编:404322摘要:作者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并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进行了介绍。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生问题意识;培养问题意识是指能够提出问题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意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接触到的难以解决的东西而在心理产生的一种质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路拓展和思维活跃,并不断的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2、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进化和提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1]。1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1.1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问题意识对于新课改来说为什么如此重要?这是因为新课改的目的就是把着眼点放在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最终的人格养成上,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创造能力和批判能力,最终获得适应社会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新课改强调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

3、。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能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进而自我解决问题。本质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要求学习者能够主动介入到学习当中。如果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中,不想提出问题,或者提不出问题,都是一种悲哀,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1.2提高创新精神的需要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和个性之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习者获得自主的创新学习精神、主动的创新学习意识、大胆的创新学习思维、新颖的创新学习的方

4、法和技巧。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会”转变成为主动的“会学”,最后达到更高层次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自我的“学”与“创”取代教师的“教”。问题对于创新非常重要,没有问题的提出,就没有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以及发明创新的萌发和发展,就没有新的想、新的方法和新的知识的出现,就不会有创新的可能。根本上说,教改所追求的“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倡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教育”。新的课改需要的就是这种“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原动力和发起点,我们既要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来源和兴趣所在,并贯

5、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又要通过学习最终来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综上,问题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学习者——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重要要素[2]。2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2.1强化基础学习,使之能问问题是尚待解决或弄不明白的事,是知识结构自身矛盾运动、知识结构和面临信息认知冲突的产物,即知识的储存量和知识结构是问题产生的基础。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越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见,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

6、须具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疑问。反之,缺少相应的知识,问题意识必然贫乏。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重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基于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内容的变化,强化基础学习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是在没有通史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学习专题史。学生历史知识底子薄,教材涉及内容跨度大,教师的授课难度加大,要克服这一问题,除了教师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整合历史知识,适当补充外,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加强知识储备,广泛阅读历史书籍,扩大信息量,为敢问、会问铺平道

7、路。2.2营造和谐氛围,使之敢问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生神圣的好奇心好比一棵脆弱的幼苗,它除了需要鼓励外,还要有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的要夭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曾指出: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在心理充满安全感时,才不会有害怕的表现,不害怕当众演示,也不害怕出现错误;只有学生处于这种自由发挥状态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思想和思维的放松与自由,这样才能让思维肆意发散,迸发出应有

8、的活力,才会出现批判和独创的思维活动,才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让学生的心理充满安全感,给予足够的心里自由。2.3教会释疑方法,使之解问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后,作为教师该怎么引导学生教会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已是一个核心问题。只有把问题解决了,学生才能真正进步。《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学会和他人合作,并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可以大力提倡学生争辩,通过争辩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