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ID:15600949

大小:271.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8-0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_第1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_第2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_第3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_第4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培训提纲整体内容分布:(一)数与代数(三)统计与概率1.分数乘法统计——扇形统计图2.分数除法    (四)数学思想方法3.百分数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二)空间与图形(五)综合应用1.位置 1.确定起跑线2.圆    2.合理存款第一单元位 置一、教学内容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三、具体编排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

2、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31例1 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的位置。Ø结合生活实例引出数对,使学生体会用数对可以准确、简洁地表示物体的位置。Ø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有两个问题:通过让学生找出哪个是张亮,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给出了用数对表示张亮同学位置的方法,并通过表示王艳、赵强的位置,比较有什么

3、不同,强调有序数对中两个数顺序的重要性。Ø教学时,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先说列,再说行;○从左往右数列,从下往上数行。○这样就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表示一个点的位置是一致的。))用数对如何表示位置。两个数的顺序不能随意调换。做一做Ø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例子,如电影院座位、队列、书架、楼房房间号等等。书上在最后“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了围棋棋盘用19条纵线19条横线确定围棋棋子的位置、用经度和纬度确定地球上某一地点的位置的例子。Ø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情况很常见。例2 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

4、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Ø与例1的区别把具体怀境中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也就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物体的平面示意图,这时物体用一个点代替。Ø具体化编排把动物园的各场馆的位置画在方格纸上。两个学生对话给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下面两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练习一第1~3题是配合例1的习题。31Ø第1题,按给出的数对在方格图上接着涂色,看涂出的是什么图案。既巩固方法,又激发兴趣。还可以反过来,让学生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Ø第2题,介绍国际象棋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练习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这里数对中的一个数是字母。Ø第3题,通过

5、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说明如何根据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这里是用三个数据来查找某一地点所在的位置,这种方式在地图手册上常见。第一个数据是指该地点所在的页码,后两个数据确定该地点所在的位置。通过做这题应让学生了解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是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的。第4~7题,是配合例2的习题。Ø第4题第(2)小题,注意提醒学生不仅要按ABCDE的顺序连结,还要连成封闭图形,所以还要连结EA。Ø第5题,可以让学生在书后面附上的方格纸上设计。第6题和第7题,综合了以前所学的知识。Ø第6题综合平移知识,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并

6、写出表示平移前后图形顶点位置的数对。发现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Ø第7题是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资料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所在位置。Ø第8题,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取材于大型的庆祝活动,参与举牌或举花的队员按口令举出不同颜色的牌或花,由此组成绚丽的背景图案。这里反过来,先呈现一个背景图案,让学生思考怎么才能让10×40人的队列组成这样的图案,这里只

7、讨论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实际上就是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问题。四、教学建议1.注意提升学生已有的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经验。2.注意知识的综合性。2.准确把握教学要求。31本单元只要求学生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既可以是具体情境中的位置,也可以是方格纸上点的位置。不用区分它们有什么不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4.会

8、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