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

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

ID:15610595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4

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_第1页
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_第2页
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_第3页
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_第4页
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要求。为了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深刻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科学构建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关键词:素质教育;重要意义;实践路径;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33-02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改变了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任务、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评价学生好坏和学校优劣的教育模式,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

2、、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了有效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一、深刻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一直采取应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应试教育,是指以升学考试为唯一教育目标,以分数和升学率为评价标准,围绕“考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这是一种面向少数高分“好”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的淘汰式的选拔教育。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而忽视学生运用知

3、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只关心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目标单一,任务单一,功能单一。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成了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分数成了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尺,“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是对应试教育的生动写照。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应的另一种教育模式,它的提出是对教育本质的全面、深刻认识的结果,也是对教育本体功能的全面、充分发挥的结果。它使我们对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功能有了清醒认识,人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智育,还包括德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人的素质是全面的,人才是多样的,分数并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科学标准。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学生从繁

4、重的作业下解放出来,教师从繁冗的考试中解脱出来;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长的快乐,教师在讲台上感受育人的乐趣,教育恢复了其本来面目。素质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发展了人的素质,才可能培养出各种优秀人才;只有发挥了教育的本体功能,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实施,标志着我国从传统教育开始进入现代教育的新时期。  2.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数以亿计的具有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勇于改革开放的人才大

5、军。对此,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1]105他认为,“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1]104要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劳动者,就要大力发展教育,有效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由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6、从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优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民族素质的竞争。江泽民在全国政协九届委员会科技界委员座谈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成为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的重大课题。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明天的竞争取决于今天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注意力放在教育模式的转变和教育理念的创新上,放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因此,转变教育观念

7、,改革教育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现代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和造就一代代有合理知识结构、健康体魄、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较高道德水平的高素质的建设者,成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条件。  二、积极创新素质教育实践路径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接受新知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采取的都是“灌输”式教学,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讲桌、一个黑板,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